中華廚具網
    手機版    二維碼   標簽云  廚具企業大全

[奮進新征程]立德樹人,五育并舉,開啟高質量人才培養新局面

2024-05-11 23:12:14 來源:天津大學新聞網 作者/編輯: 瀏覽次數:3750 手機訪問 使用手機“掃一掃”以下二維碼,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為教育強國的建設指明方向,為新時代育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是高校的根本使命。本科人才培養堅持黨的教育方針,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樹立“讓每個學生更優秀”的教育教學質量理念,以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內涵建設為根本,改革創新為抓手,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大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推進大思政,以五育并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五育并舉培育時代新人。學校一直把“立德樹人、教書育人”作為辦學第一要務,自2018年教育思想大討論以來,重新梳理確立以價值引領為核心的四位一體本科人才培養目標要素,修訂本科專業目標,開展新形勢下培養計劃修訂,將價值引領融入落實第一課堂。校領導帶頭走進課堂,講述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教育強國的宏偉藍圖,為學生上好思政第一課。加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教學內容開發,開設“讀懂中國”系列課程。切實加強美育工作,制定并下發了《上海交通大學關于加強新時代美育工作的實施方案》(美育十五條),推進美育第一課堂、第二課堂貫通,新建《科技中的藝術》《藝術與文化》等美育課程,與華東五校共建《書面寫作與口頭溝通》《科學精神》課程、引進10門華東師范大學通識課程、20門在線混合教學課程。

全面構建課程思政育人體系。學校聚焦思政育人主渠道主陣地,建立全校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教務處牽頭抓總、相關部門聯動、學院系統推進、具有交大特色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機制,2019年入選上海高校課程思政整體改革領航高校。研制《上海交通大學專業課程思政目標對應表》《上海交通大學本科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與管理辦法》等,推進課程思政落實到課程設計、教學大綱等方面;運用好疫情防控的“鮮活教材”,各學院專業老師深挖抗疫中的思政元素,講好交大人抗疫故事,于“潤物細無聲”中推動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推出16期線上課程育人典型案例,形成《線上課程育人典型案例匯編》;強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建成100門院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門本科課程入選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授課教師入選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教學團隊,《航空航天概論》《有機化學》《材料物理》3門本科課程入選上海高校黨史學習教育與課程相融合示范課程;舉辦課程思政教學研討交流會和案例分享會,加強課程思政教學培訓,2021年開展專場培訓6場,參與教師276人次。

搭建大平臺,以內涵建設優化教學資源供給

(1)改革培養模式。學校大力推進與通識教育相融合的寬口徑專業教育,積極開展大類培養平臺、致遠榮譽計劃、“以我為主”的國際化合作辦學等探索,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復合型人才。2021年學校啟動文科平臺招生培養,以“新文科”視角重組和融合傳統文科學科,打通六大專業、四大學院一年級培養計劃,致力于培養中國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培養適應全球新格局并參與全球治理的高素質國際化人才。目前,強基礎、重交叉的系列平臺培養已涵蓋工科、理科、自然科學、數理、經管和人文社科。

學校持續打造面向未來的多元人才培養格局,強化一體兩翼的強基人才培養體系,增設交叉特色課程模塊,為強基計劃本科生提供強基礎、重交叉、研究式的特色課程體系,積極服務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基礎學科研究領域。推動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數學科學學院、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試點個性化拔尖人才培養,探索“伯樂計劃”培養模式。探索產教融合培養模式,成立未來技術學院、智慧能源創新學院并完成首年招生。

學校拔尖人才培養模式橫向涵蓋拔尖基地、強基計劃、國際化學院、特色學院、班級及大平臺培養等,縱向涉及伯樂計劃、榮譽計劃、攀登計劃和助飛計劃,形成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典范,推動“讓每個學生更優秀”的理念落到實處。

(2)推進內涵建設。專業建設對接國家戰略需求,推進多學科深度交叉,主動布局“四新”專業,構建著眼未來的高水平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2022年獲批新增“智能感知工程”“大數據管理與應用”“智慧農業”“聽力與言語康復學”“醫學影像技術”“智慧能源工程”“可持續能源”7個本科專業,新增“英語-法學”“護理學-行政管理”雙學士學位項目,至今我校共有15個雙學士學位項目。加強專業建設,持續深化專業綜合改革,穩步推進專業結構優化、動態調整,促進專業內涵式發展。2022年,經濟學等17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動物科學等2個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累計達到60個,覆蓋全部院系。

課程建設旨在提升課程的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以各級各類課程建設為抓手,構建具有交大特色的一流本科課程體系。近年來累計建設265門在線課程,共有55門課程獲批國家級一流課程,52門課程獲批上海市一流課程。2022年31門課程獲上海市重點課程立項,獲批數量位居全市高校第一。探索推進新型基層教學組織,獲批7個國家級虛擬教研室,打造教師教學共同體,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推進通識教育主題課程群建設,主持全國生命倫理學建設課程1項,推進1學分安全教育通識課程建設。首次在夏季學期開設各類基礎課程訓練營,面向基礎較薄弱有修業需求的同學開設基礎班,針對有興趣希望挑戰高難度課程的學生開設挑戰班,首年選課人數近人。

教材建設進一步加強全校教材建設的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召開教材委員會全體會議,成立教材建設與選用審查工作協作組,具體負責教材編寫、選用、審查等相關工作的審議和指導;出臺《上海交通大學教材工作指導意見》《關于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教材的工作方案》《上海交通大學教材及教學參考書管理辦法(修訂版)》《上海交通大學十四五教材專項規劃》等政策文件,堅決貫徹凡選必審原則,落實落細學校教材管理規范,實現法學類、經濟學類、新聞傳播學類、外國語言類及境外教材審核全覆蓋;依托優勢學科進一步加強教材建設力度,積極推進全國優秀教材的定向培育,開展校級立項教材申報,大力支持新編教材的出版以及經典規劃教材的修訂再版工作。在首屆全國教材獎中,9本教材獲評建設獎優秀教材,1個單位獲評教材建設獎先進集體,24本教材獲“十四五”規劃教材立項,19本教材獲評首批上海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個基地獲批工信部“十四五”規劃教材重點研究基地。

(3)凸顯實踐育人。通過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和prp培育、孵化學生實踐項目,每年近兩千名學生參加創新創業畢業,2021年在第七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取得5金2銀3銅的優異成績。積極開展虛擬仿真教學項目,2020年作為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創新聯盟機械領域牽頭單位,組織編寫、審核和出版《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建設指南(2020版)》,2021年4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獲評上海市級一流課程,教育部-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合作共建29門課程,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深化創新創業教育,依托學生創新中心進一步打造大學與工業界握手區,夯實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成效,摸索出“課賽創”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每年開設各類企業選修課與公開課50余門,作為華五教學協同中心實踐教學牽頭單位,交大-華為模式打造人才培養新范式,每年聯合知名企業開設創新訓練營課程覆蓋學生2000多人次。基礎實踐教學環節,結合行業發展開展項目導引式教學,累計受益學生超5400人次。

培育大老師,以育人神圣擔起教書育人使命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學校依托教學發展中心引導教師重視教學、鉆研教學,設立教學發展基金,每年舉辦全國教學學術年會,探索建立由學生評價、教師自評、專家評價構成的多元課程教學評價機制(mate評估),與現有學生評教的終結性評估結果互相補充,為教師晉升等關鍵環節提供較為科學的課程評價參考。以賽促教,加強青年教師培訓,積極開展青教賽和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在首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中獲得全國第二的好成績,第三屆全國高校混合式教學設計創新大賽中獲獎位列c9高校第二。

學校注重高水平師資在本科人才培養中的引領和示范作用,讓“育人神圣”成為廣大教師根植于心的自覺遵循,推動形成“好老師,上好課,以上課為榮”的教書育人氛圍。學校制定教師教學工作規范,修訂《上海交通大學教學事故認定與處理辦法》《上海交通大學教師任課資格管理》等,進一步強化教師授課紀律。目前,主講本科課程的教授比例超過80%。2021年,學校設立“佳和”優秀教學獎,表彰扎根教學一線、深受學生好評、具有卓越影響力、在人才培養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落實“讓每一個學生更加優秀”教育理念,在全校深化“育人神圣”鮮明導向。

構建大質保,以校院協同保障人才培養質量

學校通過外部評估和內部質保構建“內外雙循環”的大質保體系,持續完善校院兩級教學質控機制,優化頂層設計,落實學院責任,強化質量監控結果的合理使用,從而形成普遍質量意識和質量文化,推進本科教學質量持續改進。

2021年,學校主動承擔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的第一類高校評估試點工作,牽頭撰寫《上海交通大學教育教學審核評估自評報告》,圓滿完成專家組線上考評和入校考察工作。專家組一致認為,學?!稗k學實力、科研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已經達到世界一流大學的水平”,審核評估工作得到教育部評估中心高度評價,為全國范圍推行新一輪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打好樣本。

持續推進專業認證工作,以認證促專業發展,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截止目前,我校共有26個專業通過國內外專業認證。2020年至今,核科學與核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交通運輸、藥學首次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機械工程和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再次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生物工程專業迎接了認證專家線上考察。

構建完整的內部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實現持續改進的基本要求。2022年,教務處牽頭啟動學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并已完成涵蓋專業、課程、教材、師資、實習實踐、畢業設計(論文)、學生學習與發展等七個維度的“大質?!斌w系框架設計,以期形成引領高等教育教學評價且具有我校特色的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上半年完成新一屆本科教學督導換屆及改革,突出對學院教學工作的指導,強化督導意見的使用,強調持續改進。

同時,學校持續開展課程評價、學生滿意度調查、教學改革與教育成果培育、優師評選、畢業設計質量控制等,保障本科人才培養質量。

本科教育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新時代,學校將繼續做卓越人才培養的引領者,持續深化改革、創新協同,以人才培養為核心謀劃本科教育新篇章,推進教育現代化,努力辦好人民更加滿意的本科教育,努力培養更加面向未來的創新人才。

作者:

王嘉瀅

供稿單位:

來源:天津大學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

 
本條標題:[奮進新征程]立德樹人,五育并舉,開啟高質量人才培養新局面
本條信息網址:
文本助手 資訊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閱讀關鍵詞
  • 手機瀏覽本文

    手機應用中掃描本文二維碼,即可瀏覽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網絡中。

  • 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關注中華廚具網微信公眾號,實時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版權/免責聲明:
一、本文圖片及內容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如涉及各類版權問題請聯系及時刪除。
二、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三、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中華廚具網

0相關評論
今日熱點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薦品牌更多
熱門頻道
關閉廣告
合作伙伴:
中華廚具網 魯ICP備2021046805號         魯公網安備 37162502000363號 (c)2018-2025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有風險 加盟需謹慎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手机看片久久高清国产日韩 | 久久久青草久久久青草| 97精品久久天干天天天按摩| 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 欧洲性大片xxxxx久久久|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网站|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久久人人爽人人精品视频| 国产高潮国产高潮久久久|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久久青草国产手机看片福利盒子| 精品一二三区久久aaa片|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 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 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 久久WWW免费人成一看片|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小草|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思思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66| 久久久久综合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软件| 久久亚洲2019中文字幕| 久久高潮一级毛片免费|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网| 99久久国语露脸精品国产| 狠色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郑州公司 |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无码超乳爆乳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 久久国产色AV免费看|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99久久久精品|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