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據調查,目前我市農村黑臭水體點多面廣,治理任務十分艱巨,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市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和中心工作。請問下一步,將采取哪些有力措施,確保到2025年全面消除農村黑臭水體,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答:您的提問,正是群眾關心關注的急難愁盼生態環境問題。近年來,我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相關工作部署,全面開展黑臭水體排查治理。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完善舉措,壓實責任,確保2025年全面消除農村黑臭水體,持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具體如下:
一是摸底建冊,分批推進。前期,我市已完成農村黑臭水體摸底排查工作,目前,我市納入國家、省監管農村黑臭水體215條,我市新排查出農村黑臭水體1224條,截至目前,已完成治理76條、正在施工治理133條,按照2025年全面消除的進度要求,我市計劃2022—2025年,年度分別整治286條、356條、357條、427條,確保到2025年全面消除農村黑臭水體。
二是強化聯動,全面發力。充分發揮部門聯動效益,按照“環境部門開單子、水利部門編項目、農業部門同跟進”的思路,認真編制農村黑臭水體治理項目,積極爭取上級政策支持。統籌發揮生態環境、水利、住建、發改、農業農村等部門職能,多渠道爭取上級專項資金支持。建立財政支持、社會參與、項目支撐、基金扶持、涉農資金統籌使用相結合的多元資金籌措機制,堅持地方為主、上級獎補、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完善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投融資體制機制,拓寬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資金來源渠道,統籌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
三是控源截污、精準治理。在污水治理方面,對城鎮周邊村莊的生活污水,優先納入鄰近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進行納管處理;對不能納管處理的常住人口大于200人或污水產生總量大于20噸/天的村民集中居住區,視情采用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進行處理;對人口較少、居住分散、生活污水難以統一收集的村莊,推進污水就地就近利用,禁止直排水環境。加強農村改廁與生活污水治理有效銜接,推進廁所糞污分散處理、集中處理與納入污水管網統一處理,鼓勵聯戶、聯村、村鎮一體處理,逐步推進廁所糞污就地就農消納、綜合利用。在垃圾處理方面,完善農村垃圾收集轉運體系,合理確定農村生活垃圾臨時堆放點和收集點選址,防止垃圾直接入河或隨意堆放,嚴厲查處在農村地區隨意傾倒、堆放垃圾行為。在清淤疏浚方面,做好底泥污染調查,科學確定疏浚范圍和清淤深度,做到既保證清除底泥中沉積的污染物,又能為水生動植物提供充分養分,科學保護水生態。
四是健全機制、長效管護。充分發揮河長牽頭抓總優勢,協調好各方力量深入排查治理,。進一步加大巡河力度,加強水域岸線管護,及時發現并解決水體漂浮物、沿岸垃圾、污水直排口等問題。加大水體污染綜合防治,大力整治黑臭河、垃圾河,重點做好河塘溝渠及小微水體清潔工作,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對已完成整治的農村黑臭水體水質開展定期巡查、監測,嚴防返黑返臭。
五是強化宣傳,全民參與。設立農村黑臭水體排查與治理監督平臺,公開黑臭水體的具體位置、水質狀況、治理期限、管護責任人等相關信息,并定期更新,保障群眾的參與權和監督權。同時,將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納入村規民約,提高廣大群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鼓勵群眾積極主動參與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引導群眾自覺維護治理成果,建立全民參與治理的良好氛圍。
問:我市在治理中藥材加工過程產生的大氣污染問題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工有什么要求?
答:亳州市被譽為中華藥都,中藥材種植、加工歷史悠久。種植面積占全國的1/10左右,其中白術作為亳州市主要地產藥材之一,種植戶多、面積大。中藥材初加工燃用散煤進行烘烤,沒有廢氣治理設施,造成空氣污染。同時白術出新后,需烘干脫須,傳統方法利用磚砌的土炕,露天燃用秸稈進行加工,往年一到10月至12月采收加工季節,熏烤土炕四處冒煙,污染嚴重,成為影響空氣質量的重要污染源。為了解決白術初加工大氣污染問題,促進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推動中藥材種植產業綠色健康發展,市委、市政府深入開展調研,從變革生產方式上入手,改變傳統加工方式,推行通用炕房“改氣改電”,累計完成“改氣改電”炕房740余個,解決了“煤”的問題。研發白術脫須新型設備,白術炕房“拆土用新”,推廣白術液化氣滾筒炕547臺,取代傳統白術土炕4800余個,改變了白術脫須使用生物質遍地起火,四處冒煙的狀況。污染物排放大幅度降低,可減少顆粒物排放-800噸。
廣大中藥材種植戶在進行加工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事項,切實做好中藥材初加工污染防治。一是在使用炕房加工中藥材時,嚴禁使用燃煤作為燃料,發現使用燃煤進行加工的,公安和生態環境部門將進行懲處。二是白術初加工嚴禁使用土炕進行加工,應使用新能源滾筒式脫須設備,市、區、鄉鎮、村四級部門聯動,加強日夜巡查,嚴厲打擊使用土炕熏烤行為。三是在中藥材運輸時,要使用排放合格的柴油三輪車,嚴禁車輛冒黑煙。四是知母篩選要在密閉的空間內進行,嚴禁露天篩選、打磨。
問:危廢轉運一直困擾著譙城區中小微企業,企業危險廢物轉運難、轉運貴的問題何時能夠解決呢?
答:基本情況:為解決我區中小微企業危險廢物轉運難、轉運貴的問題,根據亳州市生態環境局布點,計劃在我區建設一個服務中小微企業危險廢物轉運中心。我單位立足實際,秉持服務企業的原則,通過招商引資,為我區引進一家危險廢物轉運中心單位(安徽優環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置有限公司)。該企業位于譙城工業園區研發路,企業總建筑面積3700平方米,計劃年收集貯存轉運危險廢物3萬噸,基本涵蓋我區各行業產生的危險廢物。
項目進度:該企業現已正常經營,現已納入土壤重點排污單位進行監管。我單位將按照經營單位標準對該企業進行監督檢查,同時本著服務企業的原則,為該企業提供危險廢物基礎信息,形成政企聯動,構建我區中小微企業危廢管理規范化場景。
下步打算:該項目正式運營后,將更好的服務我區產廢企業,解決中小微企業危廢轉運難、轉運貴的問題,產生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同時我單位會嚴格督促該企業的規范化經營,項目建成后將該企業納入土壤重點監管單位。
問:譙城區生態環境分局針對白芍脫皮的治理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成效如何呢?
答:譙城區生態環境分局自2022年5月份以來,嚴打非法從事中藥材初加工(白芍脫皮)加工點,區生態環境分局安排部署并督查,鄉鎮、村級各單位嚴格落實屬地職責,全面排查非法從事中藥材初加工(白芍脫皮)加工點,發現一例,依法依規取締一例。
通過群眾舉報和各單位日常排查,打擊非法從事中藥材初加工(白芍脫皮)工作成效顯著。在排查過程中共發現觀堂鎮、大楊鎮、蘆廟鎮等13例非法中藥材初加工(白芍脫皮)加工點,非法加工點存在無環保手續及污染治理設施,cod濃度嚴重超標、廢水直排,部分非法加工點使用燃煤土鍋進行蒸煮等生態環境問題,對我區水環境和大氣造成嚴重破壞。目前,已對以上13例非法加工點依法依規進行取締,及時制止環境違法行為,保護人民群眾生態環境合法權益。
問:煙花爆竹禁燃禁放是近年來我市生態環境保護重點抓的一項工作,請談談其政策依據、實施重要性和今年是怎么規定的?
答:為保障公共安全和公民人身、財產安全,改善空氣質量,防止環境污染,切實改善生產生活居住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音污染防治法》《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安徽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全市各縣區相繼制定了燃放煙花爆竹禁燃禁放規定,劃定了禁燃禁放范圍和時段,并向社會進行了公布宣傳。
近年來,我市不斷深化煙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完善禁燃禁放措施,取得積極成效,春節期間細顆粒物濃度呈逐年下降趨勢,有力保障了春節期間的環境空氣質量,保障了人民群眾身心健康。今年春節期間我市pm2.5平均濃度及小時峰值均明顯低于未實行全域禁放的2018-2020年,其中pm2.5濃度為56.3微克/立方米,分別較2018-2020年低54.0%、56.0%、56.5%,pm2.5小時濃度峰值為169微克/立方米,而未實行全域禁放的2018-2020年pm2.5小時峰值分別為1089、952、354微克/立方米,分別低920、783、185微克/立方米。
目前,縣區都發布了煙花爆竹禁燃禁放新政策,其中渦陽縣、蒙城縣于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利辛縣、譙城區于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實行全域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大盤香)。請廣大人民群眾自覺遵法守法、不燃放煙花爆竹,向親朋好友宣傳禁放煙花爆竹的益處,既做到自己不燃放煙花爆竹,又積極勸阻和監督他人不去燃放煙花爆竹,采用喜慶音樂、電子鞭炮、鮮花等安全、綠色、環保的方式,盡己之力守護藍天,全面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問:高新區作為我市的高新技術開發區,是如何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
答:高新區生態環境分局近期工作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狠抓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做好建筑工地日常監管工作。今年以來,高新區生態環境分局檢查建筑工地98家次,針對檢查存在問題,已責令建筑施工單位進行整改。二是嚴查整治“散亂污”,分類整治“散亂污”企業。為實現“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改善企業環境質量。1—9月份,共排查24家“散亂污”企業,,其中規范整頓5家,清理取締19家;共核查排污企業64家。三是開展揮發性有機物專項整治行動。2022年以來,重點結合生態環境部夏季臭氧監督幫扶及我市涉vocs企業專項排查整治工作要求,對高新區重點涉vocs企業實施現場執法檢查30余家,立案處罰4家,幫扶指導60余家/次。幫扶過程中高新區生態環境分局執法人員使用手持式vocs檢測儀(pid)、熱熔式風速儀等環保設備對轄區企業開展“把脈問診”,指導企業將涉及問題整改到位。下一步將繼續加強對轄區企業監管,確保企業合規生產,達標排放。
(二)做好環境信訪工作查處工作。生態環境分局1-9月份共接到市長熱線、市局交辦件170件。上述交辦件全部按時查處回復,信訪按時查處率100%,未有超時回復現象,滿意率93.47%。
(三)做好項目環評審批服務工作。為推進高新區項目順利建設,分局積極履職盡責,為轄區企業做好服務工作,今年以來截止到九月底共審批43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和1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出具20家公司規劃與建筑設計方案的調整意見。
來源:亳州市人民政府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