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正文
廈門火炬高新區:招才引智走出國際范
拓展引才渠道 搭建育才平臺 優化留才服務
發布時間:來源: 福建日報
分享到:
731 >
廈門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火炬園)
731 >
外國人才參觀位于軟件園一期的廈門火炬人工智能專業孵化器。
2018年,在美國納米材料及半導體高端裝備領域工作近20年的博士王韞宇,帶著團隊安家廈門軟件園三期,創辦了廈門韞茂科技有限公司,扎根美麗鷺島開啟自己的創業夢想。
“廈門城市環境宜人,火炬高新區管委會服務意識強、辦事效率高,加上在led、第三代半導體、新能源等領域集聚了一批一流的先進制造企業,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再好不過的環境和機遇。”王韞宇說。
如今,越來越多像王韞宇這樣的國際高端前沿人才選擇來到廈門,來到廈門火炬高新區。人才吸引力的背后,是圍繞國際化引才不斷創新思路、精細耕耘、久久為功的用心探索。
“海外人才是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廈門產業人才的聚集地,廈門火炬高新區以建設金磚創新基地為契機,圍繞新形勢新要求,認真落實人才驅動戰略,從拓展引才渠道、搭建育才平臺、優化留才服務三個方面,抓好國際化人才引進工作,推動招才引智走出國際范,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目前,火炬高新區已擁有常駐外籍人才1300多名、臺灣特聘專家專才近200名。
拓展引才渠道
國際人才紛至沓來
王韞宇與廈門火炬高新區結緣,源自一場創業大賽的搭橋。2017年,首屆“鷺創未來”中國廈門海外創業大賽在美國硅谷舉辦,吸引近百名海外高端人才的關注,王韞宇就是其中之一。
落地高新區4年來,王韞宇帶領韞茂科技團隊逐步轉向工業半導體設備領域,2021年,公司營收突破2000萬元。眼下,韞茂科技即將完成新一輪的融資,進軍第三代半導體領域,推出mini/micro led等相關產品。
“我們已有一系列高端裝備產品,國內首創的粉末式原子層沉積設備,主要應用于鋰電池新能源領域。此外,瞄準下一代芯片的研發,還推出超高真空設備。”王韞宇說,半導體裝備是一個卡脖子賽道,而廈門有很好的產業鏈資源,希望通過持續的研發創新,服務更多的先進制造企業。
同樣因為大賽來到廈門火炬高新區的,還有廈門智融合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總經理張龍暉。2015年,張龍暉參加“春暉杯”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獲得優勝獎。在賽后的對接活動中,他感受到國內求賢若渴的良好創業氛圍,并于2017年回到家鄉廈門創業。
以賽引才,廣發英雄帖。目前,包括“鷺創未來”中國廈門海外創業大賽、中美青年創客大賽廈門分賽區選拔賽、廈門金磚創新基地人才賽道暨留學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等在內的多個國際化賽事,已經成為廈門火炬高新區招引海外高端人才的重要渠道。僅中國廈門海外創業大賽,就已拓展北美、歐洲、新加坡、俄羅斯等四個賽區,累計招募海外人才項目近個,共有35個項目入選廈門市“雙百計劃”。
更多的賽會資源被撬動起來,實現線上、線下引才“鏈全球”。2022年廈門市“金磚+”留學人才項目對接洽談會上,來自美國、日本等13個國家的72名留學人才攜帶項目報名參會,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人工智能等重點發展行業領域,經過對接,現場達成初步意向23項。作為“2022廈門人才服務月”配套項目,廈門留學人才專場招聘交流會共吸引170余名留學人才,初步統計線上線下對接700余人次。
“以賽會引才的同時,我們強化政策加持。”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火炬高新區特別推出關于進一步加大高層次創業人才引進培育力度的意見,針對海外留學人才項目、“春暉杯”獲獎項目、海外創業大賽項目等,給予最高50萬元創業扶持資金和3年場租優惠,構筑引才聚才強磁場。
數據顯示,廈門火炬高新區已累計引進留學人才創辦企業超家,其中90%以上的留學人才為碩士以上學歷,園區落戶的廈門市“雙百計劃”人才及團隊超過六成有海外留學經歷。
搭建育才平臺
加速產業人才集聚
對于國際高端人才,廈門火炬高新區聚焦如何引,更注重怎么落、如何用。搭建國際化人才項目集聚的產業平臺,是方法之一。
扎根廈門,張龍暉找到走向全球市場的金鑰匙。“金磚創新基地的建設給我們帶來了機遇。”張龍暉說。
2017年,廈門智融合科技成立之初恰逢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在廈門舉辦。張龍暉構建了全國首個專利可視化智能導航平臺,受到南非稅務署、巴西海關總署等國家部門負責人一致好評。2021年,隨著金磚創新基地的建設,公司從軟件園二期搬遷至位于軟件園三期的金磚未來創新園。
“專注大數據、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與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研發,我們打造了zfusion知識產權大數據智能服務平臺,包含107個國家的超過2億知識產權國際化數據,為上市公司、政府相關部門、高校等提供知識產權的智能平臺服務。”張龍暉說。
在張龍暉事業大展拳腳的金磚未來創新園,圍繞5g、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內容、跨境電商等產業,一批優質項目和創新人才加速落地集聚。
值得一提的是,廈門火炬高新區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同樣吸引了張龍暉的愛人奚丹,2020年,奚丹參加教育部主辦的“春暉杯”中國留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大賽入圍后,奚丹從美國回到國內,在火炬高新區創辦廈門康養谷科技有限公司,并獲得高新區50萬元創業扶持資金。如今,夫妻倆的創業故事在廈門火炬高新區傳為佳話。
搶抓金磚創新基地帶來的國際化人才和技術交流合作機遇,高新區精心規劃,逐步形成包括金磚未來創新園(軟件園三期)、金磚智能制造產業基地(同翔高新城)、金磚智能制造孵化中心(新科廣場)等在內的金磚產業人才載體矩陣。
立足廈門,面向國際,事實上,為了提升全球引才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廈門火炬高新區早已開啟以產業平臺為依托的招才引智創新探索。
2002年,火炬高新區創立全省首家國家級留學人員創業園,并推動出臺全國首部鼓勵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的地方性法規——《廈門經濟特區鼓勵留學人員來廈創業工作規定》。法規出臺以來,先后有近名海外留學人員來廈創業,90%落戶高新區的留學人員創業園,近七成已成長為國家、省、市級高層次創業人才。目前,留學人員創業園綜合競爭力位居全國第四、運營管理能力全國第一。
發揮兩岸融合的區位優勢,廈門火炬高新區于2007年投入近3億元建設廈門臺灣科技企業育成中心作為臺灣人才的創業平臺,打造全維度的對臺特色培育(孵化)鏈條。作為國家級對臺孵化基地,已累計引進涉臺項目、孵化臺資企業100多家,目前在孵臺企50余家,創業就業臺胞130多人。
人才聚帶來產業興。高新區以人才引領,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天馬8.6代面板、中創新航三期、寧德時代、海辰新能源、時代電服等20個重大項目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總投資達1246億元。反過來,又以龍頭企業帶動,完善配套,提升國內外產業競爭力,進而吸引一批產業人才來廈興業。
優化留才服務
惠才開啟國際視野
打造引才聚才強磁場,擴大用才留才朋友圈,廈門火炬高新區還積極打好惠才助才組合拳。
今年6月,選址于廈門火炬高新區火炬新科廣場的廈門市人力資源產業園迎來開園。圍繞產業發展,服務企業需求,對標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著力打造集賦能發展、校企合作、政策服務、人才供需四大平臺為一體的專業園區,為園區企業和海內外人才提供專業、高效、多元的人力資源服務。目前,產業園已有眾拓達、中科智業、友達智匯等30余家知名人力資源企業入駐。
近悅遠來,國際高端人才紛至沓來,既得益于高標準打造的硬環境,更離不開以人為本的軟服務。
位于廈門軟件園一期的廈門市外國人才服務站,通過延伸窗口、服務前移,為在廈外籍人才安心生活及創新創業提供了溫馨保障。去年,服務站面向在廈外籍人才舉辦政策宣講、法律財稅知識培訓等各類活動近20場,累計提供居留許可等各項服務近1000次,服務企業300多家。
此外,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會同廈門市科技局積極推進外籍人才專業技術、技能水平評價政策試點工作,助力企業引進急需緊缺的技能人才。同時,持續擴展外籍科技特派員隊伍,反哺產業發展,培育助推企業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倍增發展的智囊團。
“不僅要引進更多國際化人才,我們還注重加強培養,把本土人才打造成國際化人才。”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當前,火炬高新區正通過匯聚海內外優質資源,提升人才培養國際化水平。廈門火炬大學堂的設立就是創新探索之一。
作為全國高新區首個非學歷產業教育平臺,火炬大學堂已與100+知名導師、400+基石學員、50+合作伙伴建立合作關系,并與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廈門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在同翔高新城、軟件園三期共建福建省首批試點兩個省級職業技能提升中心,推進產教融合專項行動。
為助力“金磚+”國家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火炬高新區還推動成立watson build創新中心,自去年11月以來,中心面向印度、突尼斯、巴基斯坦等“金磚+”國家開展數據工程師專項培訓,共吸引近50名“金磚+”國家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大學生及企業員工參與。去年,火炬高新區與廈門市金磚辦、集美區共建金磚未來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研究院,全力促成在廈常態化開展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推動“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國際聯盟來廈開展業務、落地項目。
責任編輯:劉曉璇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來源:天津大學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