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曹雅麗
10月10日,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發布9月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報告,報告顯示,9月份,宏觀經濟環境繼續保持趨穩向好,但由于美聯儲連續加息,全球滯脹風險上升,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國內疫情持續反復、經濟增長“三重壓力”仍然存在,內生動力偏弱,中小企業復蘇的基礎仍不穩固。9月份,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smedi)為88.2,基本保持平穩,比上月略降0.1點,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
分行業指數和分項指數來看,雖然降多升少,均為2升1平5降,但多數降幅不大,下降較為明顯的行業主要是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住宿餐飲業和建筑業,分項指數主要是市場指數和效益指數,這些分行業和分項指數降幅排在前兩位。
8個分行業指數2升1平5降。多數行業穩中略降,接觸性服務業如住宿餐飲業指數受疫情影響下降明顯,下降0.4點,建筑業和批發零售業指數繼續下降。穩經濟政策持續發力,房地產業和社會服務業指數止跌回升,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指數由降轉平。
8個分項指數2升1平5降。綜合經營指數和資金指數止跌回升,資金指數上升明顯,上升0.3點;勞動力指數由降轉平。效益指數連續3個月上升后轉為下降,投入指數由平轉降,宏觀經濟感受指數、市場指數和成本指數連續3個月下降。效益指數和市場指數下降明顯,均下降0.3點。從景氣狀況看,資金指數和勞動力指數處于景氣臨界值100以上;成本指數雖有下降,但仍處高位,處于不景氣區間;宏觀經濟感受指數、綜合經營指數、市場指數、投入指數和效益指數均處于景氣臨界值100以下,其中效益指數最低為73.2。
從中小企業發展指數來看,當前中小企業運行呈現以下主要特點:
企業信心有待提振。今年以來,國內外發展環境尚未明顯好轉,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市場預期不穩,企業對未來發展的信心不振。9月份,反映企業信心狀況的宏觀經濟感受指數為96.3,比上月下降0.1點。從細項看,宏觀感受指數為100.8,比上月下降0.4點,仍高于景氣臨界值100;行業運行指數為91.8,較上月上升0.1點。
市場需求有待修復。由于疫情反復沖擊、外部環境持續趨緊,傳統經濟增長點受到制約,企業預期不確定性增強,中小企業面臨需求不振、訂單萎縮、開工不足、銷售不暢、拖欠賬款等困難。9月份,市場指數為80.2,環比下降0.3點,處于8個分項指數的次低位。所調查的8個行業中,5個行業國內訂單指數和銷售量指數、4個行業銷售價格指數下降。
成本壓力有所下降,但仍居高位。為應對通脹,主要經濟體加快加息步伐,全球貨幣政策進入緊縮周期,大宗原材料價格仍處高位;加之國內勞動力成本剛性上升、部分地區房租特別是二房東抬高租金,中小企業成本壓力不減。9月份,成本指數為112.8,比上月下降0.2點,仍處于不景氣區間,說明成本壓力依然較大。所調查的8個行業中,7個行業的生產成本和勞動力成本有所下降。
資金緊張狀況有所改善。央行通過鼓勵金融機構發行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券、用好支農支小再貸款和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以及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等手段“精準滴灌”中小企業。9月份,資金指數為101.0,比上月上升0.3點,處于景氣臨界值100以上。其中,流動資金指數為85.4,上升0.2點;融資指數為90.6,上升0.4點。所調查的8個行業中,4個行業流動資金指數和5個行業融資指數上升、5個行業應收賬款下降。勞動力市場供應上升,需求下降。隨著一系列階段性、組合式穩就業保民生政策落地見效,勞動力指數繼續處于景氣區間。9月份,勞動力指數為105.5,與上月持平。其中,供應指數為114.1,比上月上升0.2點,隨著大學生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勞動力供應有所增加;需求指數為96.9,比上月下降0.3,由于開工率不足,企業經營困難,勞動力需求有所萎縮。企業效益有待改善。雖然原材料價格有所回落,但中小企業處于產業鏈末端,成本壓力難以釋放,加之生產經營活動受疫情干擾影響較大,盈利狀況不佳。9月份,效益指數為73.2,比上月下降0.3點,處于歷史較低位。所調查的8個行業中,5個行業效益指數下降。企業投資意愿有待增強。9月份,投入指數為81.8,比上月下降0.2點。所調查的8個行業中,5個行業投入指數下降。主要是受疫情反復影響,人流物流受阻,效益持續下滑,企業擴大再生產的意愿不足。西部和東北地區指數上升。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指數分別為88.5、89.4、86.9和80.5。東部和中部地區指數均比上月下降0.2點,西部和東北地區指數均上升0.2點。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