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訊(通訊員王頌)8月31日,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代表大會召開,武漢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竇賢康當選為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十屆委員會主席。
湖北省委書記王蒙徽出席會議并講話,強調全省各級科協組織和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為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束為向大會召開表示祝賀。他強調,湖北各級科協組織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系列重要論述,團結引領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勇挑時代重擔、勇于創新爭先,為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貢獻智慧和力量。
大會回顧了過去五年全省科協系統取得的突出成績。過去五年,全省各級科協組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認真履行職責使命,在服務科技工作者、加快科學普及與推廣、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敬業奉獻、潛心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科技成果,為湖北疫情防控、疫后重振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武漢大學科協系統近5年成績亮眼:從2017年到2022年,新當選4位中國科學院院士;新入選1位中國科協第十屆委員會委員;實現了全國創新爭先獎、青年女科學家獎、求是杰出青年基金、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先進個人等重大獎項和榮譽的歷史突破,連續3屆獲得青年科技獎,連續2屆獲得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20人入選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首次獲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平臺、青年科技智庫人才、港澳臺協同創新論壇、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大學生學風建設等中科協重要項目等,為湖北省科協贏得了榮譽創建了品牌。
會議期間,竇賢康參加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科協系統分組討論,并指導學習了中央相關指示精神。他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科技工作三次飛躍,從建國之后的兩彈一星工程,到改革開放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巨大轉變,再到十八大以來從跟跑、并跑乃至領跑的偉大進程。他強調,當前科技競爭已成為國家核心力競爭最為重要和激烈的領域,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勠力同心,瞄準“卡脖子”問題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大會選舉產生了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十屆委員會委員、常委、副主席和主席。竇賢康當選為省科協主席,我校鄧子新、朱玉賢、徐紅星、周翔、宋保亮、袁玉峰、王志昊當選為省科協常委,周偉、陳晶等13人當選為委員。
竇賢康代表省科協第十屆委員會講話。他指出,湖北省科協第十次代表大會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全面總結了過去的成績,謀劃了未來工作目標。近年來,全省科協系統開拓進取,書寫了“科創湖北、科普湖北、科匯湖北”的新篇章,新一屆省科協委員會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奮進,團結全省科技工作者,堅持“四個面向”,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為荊楚大地“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提供科技支撐,以優異的成績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大會還表彰了全省科協系統先進工作者,我校藍柯、胡欽勇、黃建英、鐘自彪、王頌獲表彰。
來源:天津大學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