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太陽黑子吧!我以前看過圖片。”5月21日至28日是全國科技活動周,在中國科大舉行的線下活動中,一群“科里科氣”的小學生年紀雖小,見識可真不少!
“線上+線下”,多家高校院所、實驗室對外開放;院士專家“齊上陣”,科普知識“送到家”……一場場“科普盛宴”正在創新資源匯聚的合肥開展。
“科里科氣”的小學生
你近距離看見過太陽嗎?5月21日,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小學的學生們走進位于中國科大東區的中科院近地空間環境重點實驗室,站上了虛擬太陽觀測臺,透過瞄向天空的折反射望遠鏡第一次近距離看到了太陽的面貌。
科大天文系博士生李釗介紹,這次給孩子們準備的觀察項目就是太陽黑子和日珥。令人驚喜的是,有不少孩子“一看便知”。當然,孩子們的想象力也很豐富,太陽黑子在他們眼中成了“奶油夾心上撒了幾粒黑芝麻”,日珥則好像一個燒紅的鐵球“裹上”了幾片凸起的羽毛。
“希望這次觀測體驗和我們的講解,讓對此有過了解的孩子能真正近距離感受到。讓此前不太了解的孩子對神秘的宇宙產生興趣。無論是‘黑芝麻’還是‘白羽毛’,天文知識都以獨特的方式在他們心中留下了印記。”李釗說。
科普盛宴還在繼續
除了中國科大,在活動周期間,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大學、安徽醫科大學、同步輻射實驗室、火災科學實驗室、光電子科學與技術實驗室等眾多高校院所、實驗室對公眾開放。
一系列線上活動精彩紛呈,例如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云游科學島”和“科學家與你面對面”科普大講堂活動;還有包括中國科大校長包信和、郭光燦教授在內的8名院士也“齊上陣”,持續開展科普報告線上直播,分別講述碳能源、超導、免疫治療、量子信息、航天工程等科普知識。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研究中心也牽頭組織位于合肥的國盾量子、本源量子等4家目前中國最具代表性的量子科技企業,給大家科普了量子前沿技術在實踐中的應用……
本次活動周將持續至5月28日,精彩還在繼續。
合報全媒體記者 劉暢司晨 文/攝
《江淮晨報》(2022-05-23 第a04版)
來源:天津大學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