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之下,危中尋機。在鞏固疫情防控成效的基礎上,濟南按下加快恢復經濟社會運行秩序的“快進鍵”。5月5日,假期后上班第一天,一起來看看我市多家企業、商業、建筑工地和重點項目一線現場節后“和時間賽跑的”另一場“戰役”——復工復產。
火力全開 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
“請保持間距,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行程碼、場所碼進入工地……”5日,在國際醫學科學中心核心區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正耐心地提醒進入施工場地的人員掃碼、登記、測量體溫,一切正常后,方可進入。為了今年6月項目能如期竣工,樹蘭(濟南)國際醫院、醫療硅谷東片區、山大國際醫院、施爾明眼科醫院等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如火如荼,各類大型機械開足馬力,數千名工人在現場搶工期、抓進度。
在華聯、銀座等多家商超,身穿防護服的值班人員查驗健康碼、場所碼、測溫、核酸檢測報告,并提示顧客規范佩戴口罩。據華聯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回崗員工隨著解封小區的增加在增多,目前,集團回崗員工已達90%左右,各項工作也在逐步恢復正常狀態。同樣,在經過一系列的疫情防控措施操作后,中鐵十四局集團的工人們進入濟萊高鐵jlzfsg5標項目現場,開始了一天的勞動,為濟萊高鐵早日通車奮戰。
危中求“機” 把耽誤的“春光”搶回來
疫情危機,藏著“危”,更藏著“機”,企業不僅要尋求“他援”,更重要的是“自救”。
5日,在泰山鋼鐵集團泰嘉不銹鋼冷軋板材深加工項目成品區域現場,幾名工人師傅正忙碌地給剛剛下線的鋼卷進行包裝,不遠處,天車不停地穿梭著往運輸車輛上吊裝鋼卷,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經理程立成指著旁邊成品鋼卷說:“按照計劃,這批產品明天將通過鐵路被運往浙江。”
疫情對企業生產、銷售帶來不利影響,為了按時交付訂單,程立成帶領團隊一手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手保障生產經營過程穩定,組織職工持續奮戰,維持生產經營持續不間斷,創新建立“市場+現場”聯動生產機制,全面梳理和評估在手訂單,強化產銷協同,密切關注國內公路、鐵路等運營情況,有條不紊地做好倉儲、轉運等工作,確保產品按時交付。整個4月份,他們不僅產量超額完成計劃,銷售量也創造新高,訂單基本沒有耽誤。
危中求機,如何從眼下的危機和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考驗著每個企業的智慧。在章丘區山東頤養健康集團施工現場,機器轟鳴,車輛穿梭,5層倉儲中心拔地而起,工人們正忙著安裝外幕墻。在這場戰“疫”大考中,章丘區創新招商方式,積極開展“云拜訪”“云洽談”“云招商”,一季度完成簽約項目16個,總投資52億元,確保了招商工作“不停步”“不斷線”“不降格”。
在危機中尋找到機遇的還有濟南浩信物流公司。作為中國重汽配送業務的第三方物流商,它承擔著重汽生產單位約45%配套件的配送,通過創新“定車定人定路線配送、定區域裝卸,全程封閉管理、無接觸配送,人車物嚴格消殺、督察人員定時不定時監督”運送方案,及時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的生產需求。
織密防線 時刻準備生產運行“接力跑”
隨著一聲聲汽車的長鳴,由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級大數據產業基地二期項目沖出地面,向著地上20層全力進發,這是自疫情下實行“自我封閉”以來,中鐵建工全員戰“疫”的大成果。為保證項目能夠如期投入使用,中鐵建工及時果斷執行封閉管理,建立疫情防控小組,24小時值守大門,每日全員核酸、每日場內消殺,所有人員禁止出入,全員住項目。貨車、泵車等運輸車輛進門前消殺,司機持24小時核酸陰性報告上崗,全程禁止下車。項目通過提前策劃儲備了足量施工人員,為復工復產的“接力跑”蓄滿能量。
眾人拾柴火焰高。在戰“疫”這場大考中,每個人都是戰士。
為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中建八局二公司50余個處于封閉管理的在建項目克服疫情影響,近1000名管理人員、13000余名建筑工人奮斗在建設一線,建設現場熱火朝天,為項目穩步推進奠定堅實的人員基礎。
同樣,作為重要的成品油供應地,濟南煉化4月份生產汽柴油25萬噸、醫衛無紡布聚丙烯專用料近0噸,切實扛穩扛好了能源保供責任,這一切要得益于全員“接力”選手的在崗付出。自4月26日部分員工居住小區封控管控以來,近800名干部員工24小時駐廠值守,聯合200余名承包商員工在崗盡責,全力守護裝置安全環保平穩運行,踐行了疫情防控期間“油品不斷供、服務不打烊”的承諾。
來源:濟南市人民政府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