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2天的2018年全國機械行業職業院校智能制造領域教育教學創新及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今天在青島萊西市拉開帷幕。來自全國16個省、直轄市的51所中、高職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院校的95支參賽隊、393名選手參賽。
據介紹,本次大賽由國家機械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和機械工業教育發展中心主辦,機械行指委產教合作促進與指導委員會、青島萊西市教育體育局承辦。
本賽事以“中國制造2025”規劃為背景,貫徹落實《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精神,深化產教融合,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改,加快智能制造領域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在教育教學中的推廣應用,推進智能制造領域專業創新與教育教學改革,提高行業職業院校師生的創新能力。
“縱觀整個賽事流程,一個‘新’字凸顯了此次大賽的獨特魅力。大賽包括了‘教學創新’和‘創新創業’兩個賽項。其中教學創新賽項主要圍繞機械專業創新建設、智能改造與升級的需求,開展所在地區產業技術發展、典型企業崗位需求的調研與分析,選擇專業、課程或教學內容等進行創新設計,開發一套相匹配的實訓場地(創客空間)建設配置方案、實訓設備(平臺系統)開發方案、教材資源開發方案等,以學生為中心創新教學方法,并提供至少一個配套的生產性實訓教學項目方案;創新創業賽項主要以服務所在地區企業的技術升級、產品創新設計與加工、技術技能人才培訓、管理優化等為目標,結合所在院校軟硬件資源優勢,選定創新創業任務,完成整體解決方案的設計,撰寫創業項目策劃書。通過‘仿真實操+初賽方案答辯’二種方式能充分展示參賽選手對智能制造新領域的掌握水平。同時,通過觀摩和比賽,也讓各代表隊找到了差距和不足,為推動職業院校智能制造領域教育教學創新與服務專業發展找準了方向。”青島萊西市教育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李中禹告訴記者。
據了解,本賽事自2017年10月啟動,全國機械行業應用型本科院校、中高職院校(含技工學校、技師學院)機電類專業在籍學生和專業教師,共有159個參賽隊參與,經過“提交成果、網上展示成果、參賽成果評審”三個階段的激烈角逐,選出95支參賽隊參加決賽。
來源:天津大學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