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天剛蒙蒙亮,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鳳凰嶺森林公安派出所副所長劉鵬、民警張雁龍把裝備穿戴整齊,開始對鳳凰嶺、陽臺山進行巡查......
登山杖、強光手電筒是巡山必備
警車行駛在蜿蜒、狹窄的盤山路上,兩位民警時刻觀察著山嶺、密林,行駛到一處山腰,前面沒有道路。劉鵬、張雁龍隨即下車,熟練地拿起登山杖,打著強光手電筒走進密林中。
登山杖和強光手電筒是森林警察巡山巡查的必備,不借助登山杖的話,很多林間道路沒法走,而強光手電筒則讓他們在夜間巡查時能夠更好地觀察周邊事物。
“每年3至5月,無數候鳥從南方途經北京向北遷徙,它們會在北京短暫停留覓食,這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我們要加倍警惕,嚴打非法盜獵,保護候鳥遷徙安全。”劉鵬扒拉著眼前茂密的樹枝說。
穿行在密林中,腳底下是崎嶇不平的山路,稍不注意就會摔倒,劉鵬、張雁龍卻如履平地,山中的氣溫為10度,但行走時產生的熱氣,讓人有“冰火兩重天”的感覺。20多分鐘后,他們到了山嶺的山坳處,這里曾是盜獵分子的作案高發地,經過仔細檢查,沒有發現相關的盜獵作案工具。“巡山是我們每天的工作,已經習慣了,而且聽著候鳥清脆的鳴叫,也不覺得累。”張雁龍邊說邊伸了一下腰,緩解密林行走的疲憊。
巡查還在繼續,早上7點半左右,兩人才回到單位,近4個小時的巡查,他們的步數已在“朋友圈”步數排行榜上登頂。
“我們工作時每天的步數平均在2萬步左右,而崎嶇坑洼的山路最費鞋,一個月就要換一雙。”劉鵬看了看自己被磨平底的鞋說。
受傷、摔倒、滑下山坡他們都經歷過
每種鳥類都有特定的遷徙路徑、活動規律、生活習性、覓食對象,盜獵分子了解,而森林警察更加熟悉。
山坡、山坳、密林都可能會成為盜獵分子的作案地點,他們會使用粘網、誘捕器、誘捕籠、彈弓等作案工具對鳥類、野生動物進行非法狩獵。
為了嚴打非法狩獵,森林警察對可能成為作案地點的重點區域進行摸排、分析,在山嶺密林中,餓了就啃口面包、燒餅,渴了就喝點山泉水。
“根據鳥類的生活特性和盜獵分子的作案方式,我們打擊抓捕時往往都是在凌晨。”鳳凰嶺森林公安派出所民警牛棟說,盜獵分子作案地點隱蔽性強,而且作案時間基本都是在凌晨,民警只能摸黑在密林中前往抓捕。
“前往和抓捕過程中,被樹枝劃傷、摔倒在樹林里,甚至滑下山坡,對于森林警察來說都是家常便飯。”牛棟說,前段時間,為了抓捕盜獵嫌疑人,一位戰友就滑下山坡扭傷了腳腕。
控制現場,固定證據后,民警要把困在作案工具中的鳥類進行及時解救。“比如被困在粘網上的鳥類,我們固定證據后,要把粘網給全部剪開,再把纏在羽毛上的線一根根、一絲絲給清理下來,把它們轉移到我們背上山的盒子里,帶到派出所里進行暫時喂養,案件處理后放生,對于受傷的鳥類,我們會聯系野生動物保護部門進行救助。”牛棟說。
據了解,3月以來,北京市公安局部署開展打擊破壞野生鳥類資源違法犯罪春季專項行動,森林公安系統迅速行動、不斷強化打擊力度,專項行動至今,涉鳥類案件共立案11起,抓獲嫌疑人18名,查獲野生鳥類37只,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鳥類30只,查獲非法狩獵工具12件(套)。
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保護意識
在保持嚴厲打擊違法犯罪的基礎上,結合“五一”假期安保工作,全市森林公安系統加大對轄區內各類場所及地區的檢查巡護力度,加強對各街道、鄉鎮、林場、自然保護區、公園、村隊、社區以及古玩花鳥市場、野生動物棲息地、遷徙通道等重點地區的巡護防控及宣傳教育工作力度,為候鳥遷徙保駕護航。
“游玩過程中,大家如果看到野兔、野鳥等各種野生動物,不要去驚動它們,更不能抓。”在巡查中,鳳凰嶺森林公安派出所民警對前來鳳凰嶺游玩的游客進行宣傳。同時,該派出所民警還與轄區派出所聯合,通過張貼宣傳畫、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對轄區居民開展注意森林防火、不偷獵野生動物、不盜砍濫伐等宣傳教育,普及法律法規,共同保護生態環境。
“民警同志,我們知道了,一定不打鳥、不抓小動物,如果發現可疑人員,我們一定立即跟你們反映。”七王墳村民王大爺說。
森林公安守護的對象都是無言的森林資源和野生動物資源,盡管林區偏遠、條件艱苦、人煙稀少,遇到大雪封山等極端天氣一個月都不能下山是家常便飯,但民警用常年的堅守和付出,默默守護著山林中清脆的鳥鳴和各種野生動物歡快的奔跑跳躍。
森林公安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結合“五一”假期安保工作,森林公安將在重點區域、重點時段繼續做好野外巡查防護工作,對打擊破壞森林和野生植物資源等違法犯罪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堅決做到發現一起,打擊一起。
警方呼吁廣大市民朋友,自覺抵制非法獵捕、食用、經營野生動物行為,發現違法犯罪線索,請及時報警,共同攜手為候鳥遷徙護航,營造良好的生態文明家園。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