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鋼鐵工業協同創新關鍵共性技術發展論壇暨《鋼鐵工業協同創新關鍵共性技術叢書》全套首發儀式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行。論壇以“產學研用協同創新 助力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邀請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專家總結分享在產學研深度融合、協同創新、科技創新與知識創新結合、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的寶貴經驗,向全行業推介鋼鐵關鍵共性技術。
論壇在冶金工業出版社和東北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設線下會場,同時在騰訊會議開放線上會場。教育部科技司一級巡視員高潤生,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干勇院士,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姜維,中國金屬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田志凌,冶金工業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蘇長永、副社長馬文歡,東北大學黨委書記熊曉梅,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教授王國棟,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副校長唐立新出席會議,行業內專家學者、企業領導、鋼鐵行業工程技術人員參加會議。冶金工業出版社總編輯任靜波和東北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強主持會議。
熊曉梅在致辭中代表學校對各位領導、嘉賓出席此次會議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對《鋼鐵工業協同創新關鍵共性技術叢書》全套首發出版表示熱烈的祝賀。熊曉梅表示,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是以東北大學和北京科技大學兩所冶金特色高校為“雙核”組建運行的,東北大學負責綠色化工藝與裝備研發平臺。中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國家重大需求和國民經濟主戰場,匯聚多學科多專業的研究團隊,形成了選礦、煉鐵、煉鋼、熱軋、冷軋及短流程工藝、智能化等6個研發團隊;通過集聚創新要素,加強人才培養、隊伍建設和教學基地建設,開展協同攻關等,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協同創新中心與冶金工業出版社合作,編纂出版《鋼鐵工業協同創新關鍵共性技術叢書》,把取得的一系列流程工藝、關鍵技術、大數據和智能化等技術、理論創新固化為了知識創新成果,這是協同創新中心同冶金工業出版社聯合推動科技創新向知識創新轉化的重要實踐和成果結晶。希望雙方能夠繼續攜手合作,充分利用融媒體等新興技術手段,共同將各類創新成果逐步轉化為符合時代特征、適應新時代育人育才需要的教材或科普讀物,為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作出貢獻。熊曉梅表示,期待與會行業協會、社會組織以及頂尖專家學者的支持幫助,積極為中心建設出謀劃策,提供寶貴意見建議;也期待“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在王國棟院士的帶領下,繼續埋頭苦干、奮勇爭先,取得更多、更新、更加豐碩、更有價值的成果。
蘇長永致辭表示,東北大學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面向國際鋼鐵技術前沿,面向鋼鐵行業實際需求,對中國鋼鐵技術創新最新成果做了總結和梳理,凝練出覆蓋整個鋼鐵制造流程的關鍵共性技術,提出了很多具有國際原創性的思想,對鋼鐵行業發展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朵撹F工業協同創新關鍵共性技術叢書》是將鋼鐵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科技專著和教材的典型案例,希望雙方能繼續合作推出更多書刊專著,推動最新最佳鋼鐵技術及實踐經驗的推廣應用,助力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
高潤生講話指出,近年來,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匯聚創新要素,開展協同攻關,強化科研育人,圍繞關鍵核心技術和行業共性技術開展了大量工作,培育了一大批一流人才,產生了一大批一流成果,為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和鋼鐵行業人才培養作出了一流貢獻。高潤生強調,協同創新中心要強化創新再培養,打造人才高地;加快核心技術攻關,支撐行業進步;深化協同合作交流,凝聚發展合力。要堅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守初心,牢記使命,心懷“國之大者”,不負民族所望,敢于擔當,善于作為,鑄就科技強國、制造強國的鋼鐵脊梁,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干勇講話指出,《鋼鐵工業協同創新關鍵共性技術叢書》全套首發,對完善我國鋼鐵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理論體系,推廣協同創新的技術成果、推進鋼鐵工業轉型升級、加快我國鋼鐵行業綠色化和智能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冶金工業出版社瞄準行業發展前沿,及時推出一大批優秀圖書,意義重大,成果顯著。希望出版社瞄準行業大勢,和鋼鐵企業及院校等進一步加強合作,圍繞行業的熱點難點組織出版更多的專業好書,為行業科技進步和人才培養,為新時期鋼鐵工業綠色化、智能化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姜維講話指出,東北大學是具有冶金傳統和特色的著名大學,始終堅持服務鋼鐵行業,近年來在科研和教學各領域均取得了令人欽佩的成就,影響力持續提升。特別是在產學研協同創新和一流大學建設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是鋼鐵行業推動技術進步、實現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值得依賴的重要力量。鋼鐵協會高度重視高校和人才工作,未來將繼續努力為院校做好服務,協助做好學科建設,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推廣,共同努力推動鋼鐵工業的高質量發展。
田志凌講話指出,東北大學協同創新中心面向冶金行業主戰場,面向世界科技發展前沿,攻克了一系列關鍵共性技術,為我國冶金科技創新創設了樣板。要聚焦綠色低碳等國家戰略要求、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要求和產業鏈安全的實踐要求,堅持“四個面向”,充分發揮東北大學協同創新的機制組織模范作用,不斷突破冶金關鍵共性技術和前沿技術,為實現我國冶金科技的自立自強,實現鋼鐵強國夢作出東大貢獻。
首發儀式上,《鋼鐵工業協同創新關鍵共性技術叢書》責任編輯盧敏介紹了叢書的編寫與出版情況,與會嘉賓共同為《鋼鐵工業協同創新關鍵共性技術叢書》全套首發揭幕。
在鋼鐵工業協同創新關鍵共性技術發展論壇環節,《叢書》總編王國棟院士以“協同創新,攻克鋼鐵關鍵共性技術,促進中國冶金科技登上世界最高峰”為題作論壇主旨報告。王國棟從國家戰略、三個面向、資源匯聚、產學研用創新鏈、科教融合協同育人、國際化等方面,全面闡述了東北大學在協同創新體制機制方面的創新工作,踐行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
東北大學姜周華教授、朱苗勇教授、張殿華教授分別圍繞高端裝備用特殊鋼電渣重熔技術與裝備的協同創新、微合金鋼高效連鑄理論與關鍵技術、板帶鋼生產全流程信息物理系統的架構與實踐為主題作大會報告。
唐立新在總結講話中向長期關心東北大學發展、支持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的與會嘉賓表示感謝,向冶金工業出版社對《鋼鐵工業協同創新關鍵共性技術叢書》的支持表示感謝,向以王國棟院士為首的《叢書》編寫專家克服困難,傾力打造鋼鐵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精品教材表示敬意。唐立新指出,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堅持協同創新理念,注重學科交叉融合、產學研深度融合、科研反哺育人的創新模式,加速了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秴矔肥切鹿た萍夹g的凝練,新冶金技術的縮影?!秴矔返陌l布將引領高等教育教材的重大變革,為我國鋼鐵行業傳播科學知識、增進學術交流、提升技術進步作出重要貢獻。
來源:天津大學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