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元氣森林“共赴美好生活——健康飲食分享沙龍”活動在北京舉辦。活動邀請營養專家、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宋弋,《健身食典》主編張景琦就如何合理膳食、健康生活進行知識分享,從而破除傳統膳食誤區、傳播健康飲食理念。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宋弋表示,食品加工和營養健康并不矛盾,我們正是希望通過現代食品加工技術提升食品的營養與健康價值。這需要公眾、食品科技工作者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以及相互監督。
營養專家宋弋:食品加工要向營養健康“發力”
宋弋從解讀普利策獎得主邁克爾·莫斯著作《鹽糖脂》切入。
《鹽糖脂》是邁克爾莫斯調查了5個月,走訪了很多公司,收集了不少高管訪談,內部資料,整理而成。講述了美國食品工業和人們飲食習慣近幾十年的變遷,從關注自身飲食健康的角度,反思人類對鹽糖脂的攝入量,也讓我們清晰看到食品巨頭是如何利用資本來操縱食品加工業。乍一看,作者這個棒子是打在食品巨頭身上的,但是閱讀全書的過程中,你也能看到在這個全面競爭的市場中,多家食品公司曾為了控制鹽糖脂做出的努力,以及他們的無奈。
一個美國人平均每年攝入的鹽、糖、脂是建議攝入量的兩倍,此類超標不應完全歸咎于食品加工。
由此,宋弋闡述了食品加工業與日常飲食健康的關系。當下,大眾膳食結構呈現大量攝入肉類蛋白、精制糖等“空熱量食品”消耗增多、卡路里攝入過量的特點,已造成肥胖、營養不良等健康問題。而追求健康生活,規律作息、合理膳食、適量運動都不可或缺?!案雍侠淼纳攀辰Y構、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應是食品加工行業與消費者共同努力的目標。”宋弋稱。與以往企業主導食品加工不同,消費者要通過培養健康飲食觀念來進行消費選擇,從而保障權益。
飲食需求從“吃得飽”到“吃得好”,轉向當前“吃得健康”,食物供應核心已變化為營養健康。而現代化食品加工的工業化水平應為此服務。宋弋在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指出,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消費者接收了大量經過不同角度解讀的飲食營養健康方面的知識。這一方面表明公眾的營養意識在不斷覺醒,另一方面也給食品健康從業者和相關企業提出了新的命題:如何讓消費者吃到更健康、更安全的食品?!笆称芳庸づc營養健康并非矛盾關系,我們希望能通過現代食品加工技術來更好地提升食品的營養與健康價值?!蓖瑫r,宋弋表示,希望消費者可以以一個更為科學和理性的眼光來辨別琳瑯滿目的信息和產品,“這需要公眾、食品科技工作者、企業的共同努力與相互監督。”
《健身食典》主編張景琦:科學“一日三餐”成就健康體魄
作為《健身食典》的主編,張景琦通過與在場觀眾的互動來具體分析普通人的“一日三餐”該怎么吃才更加合理、更加健康。他從“人類營養學”“六大營養素”與“如何制定專屬飲食方案”三個維度進一步介紹營養學知識。俗話說“三分練,七分吃”,合理調整飲食對于減肥與健身人群來說至關重要,應注重“主食25%,蛋白質25%,蔬菜50%”的公式,有意識地關注蛋白質的攝入。
同時,張景琦強調,要盡量減少含糖飲料和食物的攝入。面對市面上如今大火的“0糖、低糖”食品飲料,張景琦進一步區分人工甜味劑與營養性甜味劑:阿斯巴甜、安賽蜜等屬于人工甜味劑,或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赤蘚糖醇是天然糖醇,幾乎不含熱量,也不會影響血糖、導致蛀牙,是更加健康的代糖。正確區分代糖,能夠為消費者選擇更加健康、優質的食品飲料提供幫助。
來源:天津大學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