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青島愛爾家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非常忙碌,公司中標了中車某車輛廠年度防火涂料訂單,車間里一派如火如荼忙生產的熱鬧場景。同樣滿負荷運轉的還有青島盈科精密橡塑有限公司,“我們正在爭取今年新機種訂單,目前產能已經到了極限,準備擴大生產規模。”盈科精密總經理陳濤告訴記者。
在當前經濟大環境下,中小企業不同程度受到來自成本和市場方面的壓力。面對新形勢,不少青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持續攻關,練就“獨門絕技”贏得市場,展現出強勁的創新活力與發展韌性。
剛剛閉幕的北京冬奧會,讓從事安全防護材料研發的愛爾家佳“火”了一把。北京地鐵11號線西段(冬奧支線)機車應用了愛爾家佳自主研發的環保超薄膨脹型防火涂層,在機車遭遇火情時可迅速膨脹40倍,形成多道防線,有效隔絕熱傳遞。該材料的應用對于提升地鐵車輛的安全性意義重大,性能比肩國際先進水平。
談到公司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的秘訣,“圍繞客戶迫切需求,堅持技術創新投入,讓我們在與跨國品牌的競爭中最終脫穎而出,成為軌道交通行業優選的安全防火解決方案提供者。”愛爾家佳董事會秘書趙玉明說。
嘗到技術創新甜頭的,還有青島雙瑞海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前不久,青島雙瑞中標了田灣核電站蒸汽供能海水淡化和除鹽水項目,該項目日產淡水近5萬噸,為國內核電領域迄今最大的海水淡化工程,合同總額1.3億元。收獲億元大單的背后,正是青島雙瑞在海水淡化領域十余年的技術儲備和工程經驗積累,掌握了更多的行業話語權。
“如果沒有獨到的技術,企業就沒有長遠的未來。”在陳濤看來,搶抓訂單根本上是靠更具競爭力的產品,避開短兵相接的紅海市場。
盈科精密的“獨門絕技”是各種光學膜材料的高精度貼合、模切工藝,在顯示模組中起到支撐、保護、導電和屏蔽等功能,已為韓國顯示面板品牌供貨。但盈科精密并不甘于一個加工商的角色,決心延伸到產業鏈上游——光學膜制造。
光學膜被稱為顯示產業鏈上的明珠,技術掌握在美、日、韓等少數國家手中,國內做普通塑料薄膜的公司很多,能做光學級薄膜的公司卻寥寥無幾,盈科精密加工的光學膜基本從國外采購。去年年底,盈科精密與中國海洋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計劃用數年時間實現光學膜材料的產業化。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不顯山、不露水,卻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的重要力量。
市民營經濟局近期舉辦的“專精特新”企業“卡位入鏈”對接交流會上,不少中小企業在產品推向市場“臨門一腳”的關鍵時刻,鏈接上了大企業。
“中特科技加班加點生產,訂單已經排到了5月份。”中特科技工業(青島)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學強深有感觸。針對海爾智家的超前研發需求,中特科技發布了可逆風機和高效外轉子貫流風機技術解決方案。此外,中特科技還為一家大企業客戶定制了高槽滿率繞線機。“客戶的產品是最新研發,市場上還沒有具備高槽滿率繞線的設備,這也就給我們創造了市場機會。”李學強說。
事實上,打通產業鏈正是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做強之道。早在2014年,中特科技就研制了海爾首套bldc直流無刷電機設備,此后又陸續進入lg、美的、格力、特斯拉等一線品牌,占據國內無刷直流電機裝備市場份額的70%以上。通過對接大企業,中特科技獲得了更多產業鏈上下游資源,也發揮了青島電機裝備產業優勢,促進整個電機行業發展。
陳濤亦有同感:“盈科精密近年來實現營收倍增,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進入韓國高清顯示面板品牌的供應鏈。”
半導體顯示的市場份額集中在三星顯示、lgd、京東方、華星光電、維信諾等少數巨頭手中。其中,京東方正在青島投資建設全球最大的移動顯示模組單體工廠,對盈科精密來說是一個潛在的業務機會。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