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創新理念 推進雙鏈耦合 提升五項能力
建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 重慶今年這樣干
683 321 >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工業投資增長7%左右,這是今年全市工業經濟發展定下的“大目標”,也是重慶建設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進程中的“小目標”。
如何實現?
“強化創新理念,推進雙鏈耦合,提升五項能力,將是今年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的重頭戲。”2月21日,市經信委負責人如是說。
推進技術創新驅動產業發展
建成科技創新策源新引擎,建立現代產業體系新標桿,建設創新要素聚集新高地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推動提升產業基礎能力、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關鍵支撐。”市經信委負責人表示,重慶將加速推進產業發展由要素投入驅動向技術創新驅動的跨越,以產業創新提升生存力、以改革創新提升競爭力、以開放創新提升發展力、以協同創新提升持續力,通過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
狠抓創新能力提升,今年重慶將重點做好三項工作。
建成科技創新策源新引擎,通過強化戰略科技、校院地協同、產業技術等創新平臺,增強應用基礎研究、科技成果產業化和技術迭代升級等能力,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共同交織、首尾相連,形成科技創新策源地和高新技術產業集群高地。
建立現代產業體系新標桿,以科技牽引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促進產業鏈、要素鏈、供應鏈、價值鏈和創新鏈“五鏈融合”,推動產業發展由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由粗放高碳型向綠色低碳型轉變、由分散低效型向集約高效型轉變。
建設創新要素聚集新高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產業創新體系,促進人才、資金、技術、信息等創新要素自由流動、高效配置,推動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
促進產業鏈創新鏈形成耦合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重點實施四項工程,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構建三大體系
從去年初開始,重慶圍繞全市產業發展重點方向,系統梳理出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33條重點產業鏈并進行謀篇布局,持續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升。
“今年,我們將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形成雙鏈耦合。”市經信委負責人表示。
其中,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將重點實施四項工程:研究院矩陣體系工程,建設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重點承擔各類科研成果轉移轉化、初創型企業孵化等,推動各區縣建立高新技術產業研究分院,負責遴選科研成果,并提供給研究總院進行孵化培育;工業設計能力提升工程,實施市場主體壯大、專業人才引育、載體平臺培育、設計生態構建、品牌活動塑造等專項行動,新培育市級工業設計中心30家以上;先進制造業培育工程,在汽車、電子、裝備制造、醫藥、材料、消費品等多個產業進行重點培育;制造業強鏈創新工程,圍繞重點產業領域引進知名科研院所、重點高校、創新平臺等創新資源和人才,實施“抓項目穩投資”專項行動,確保新投(達)產項目新增產值在1300億元以上。
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將構建三大體系:構建科技成果“育種”體系,出臺推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重點關鍵產業園建設行動方案等舉措,新建3家以上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構建專精特新“育苗”體系,全年新培育市級“專精特新”企業300家,加快生成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構建產業鏈群“育才”體系,在汽車、電子、裝備等產業鏈中培育一批“頭部企業”,在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新興產業鏈中培育一批“隱形冠軍”企業。
提升五項能力服務企業發展
包括協同發展能力、智改數轉能力、綠色發展能力、要素供給能力、綜合服務能力
今年,全市將形成以產業“比實力”、以項目“論英雄”的發展氛圍,構建行之有效抓產業的機制和隊伍,持續圍繞產業鏈優化營商環境,以精準政策和貼心服務護航企業發展。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