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為“東風系”零部件企業上市平臺,東風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及市場環境變化的影響,公司決定對去年敲定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進行調整,并已經于5月29日與母公司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相關協議。
一場疫情,讓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簡稱“東風有限”)開始著手調整旗下零部件資源的整體上市計劃。近日,作為“東風系”零部件企業上市平臺,東風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風科技”)發布公告稱,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及市場環境變化的影響,公司決定對去年敲定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進行調整,并已經于5月29日與母公司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風零部件”)簽訂了相關協議。
“東風系”企業關系層級復雜,從控股關系來看,從上至下是東風集團、東風有限、東風零部件、東風科技。也就是說,東風希望旗下東風零部件的資產依托東風科技這個上市平臺實現整體上市。
按照此前的規劃,原本可以形成一家年營收和資產遠超150億元的上市零部件集團。目前來看,這個計劃要有所推遲。最新的協議顯示,東風科技可以吸收母公司東風零部件持有的東風馬勒、上海弗列加濾清器、東風富士湯姆森調溫器、上海東森置業、東風佛吉亞、東風輝門、東風富奧泵業、東風庫博公司的部分股權。
看到這些合資公司的名字,大家就不會那么陌生了。的確,未來東風集團會優先推動旗下部分優質資產的資本化。受疫情影響,包括東風集團在內的國內汽車企業的盈利能力都受到了一定影響,此時東風集團需要對原計劃上市的資產重新評估。東風科技的公告中稱,調整后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中,相關具體標的資產范圍尚待進一步協商確定。
數據顯示,東風零部件2017年、2018年、2019年營收分別為131.55億元、128.65億元、132.92億元,主營汽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涵蓋制動與智能駕駛系統、座艙與車身系統、電驅動系統、底盤系統、熱管理系統及動力總成部件系統等六大汽車系統。
實際上,東風集團的做法符合《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目標要求,努力培育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優勢的零部件企業集團。當前,一汽、東風、長安以及北汽、上汽、比亞迪、長城等國內各大整車企業都在積極梳理旗下零部件企業資源,以形成較強的產業化、體系化競爭能力。(文/汽車之家 劉宏龍)
來源:汽車之家
the end
日產全新產品計劃曝光,其中不乏日產400z、全新奇駿、ariya量產版等重磅車型。
[汽車之家 新聞] 不久之前,日產品牌發布了全新產品預告片《nissan next: from a to z》,視頻向我們展示了日產品牌幾乎全產品線的新車預告,其中不乏日產400z、全新奇駿、ariya量產版等重磅車型。日產是要改頭換面卷土重來的意思?這不禁讓人感到期待。
日產部分新產品計劃
車型
發布時間
全新日產奇駿
預計2020年底-2021年2月間
日產400z
預計2021年5月
全新note e-power
預計2020年秋/冬季
744 418 >
『全新日產奇駿專利圖』
而日前,有多家日本媒體繼續報道了日產部分新產品更詳細的發布計劃及相關細節,其中包含全新一代奇駿、全新跑車400z(370z繼任者)以及全新note等。其中,外媒報道稱,全新一代奇駿有望于2020年底到2021年2月間發布,同時新車或將與全新三菱歐藍德共享平臺打造,并首次搭載日產e-power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此前,我們已經曝光了新車的外觀設計專利圖,新車將采用日產最新的家族式設計,相較于現款更具時尚感。
此外,預告視頻中最被車迷們期待的當屬日產400z了,新車有望于2021年5月發布。作為經典的“fairlady z”系列的繼任者,400z將接過370z的衣缽,繼續延續日產前置后驅跑車的血脈。而根據已有的消息,日產400z或采用英菲尼迪q60的3.0t 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或超過406馬力,同時新車也有可能基于英菲尼迪q50/q60的后驅架構打造而來。
最后,外媒還曝光了全新日產note e-power車型的相關信息,新車最快有望于2020年秋/冬季發布。盡管這款兩廂小型車與國內市場無緣,但新車在日本本土還是有著不錯的銷量,同時全新一代車型將繼續搭載e-power動力。此外有趣的一點是,外媒還報道稱全新日產note將推出帶有側滑門設計的車型,不過具體細節還有待新車的發布。(消息來源:carview;文/汽車之家 馬艾駿)
來源:汽車之家the end
德國研究陰極材料退化機理 有望將鋰離子電池容量增加30%
2020
06/01
14:14:23
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研發出未來高能量鋰離子電池,或有助于研發更大容量的電池,以增長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
據外媒報道,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kit)及合作機構的研究人員為研發未來高能量鋰離子電池,研究了陰極材料合成過程中結構的變化,并獲得了有關陰極材料退化機理的重要發現,或有助于研發更大容量的電池,以增長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
到目前為止,電動汽車未獲得突破性進展是因為受到了續航里程不足等因素的阻礙,具備更高蓄電量的電池有望緩解此種情況。應用材料-儲能系統(iam-ess)研究所所長helmut ehrenberg教授表示:“我們正在研發此類高能量系統,在我們看來,基于對電池電化學過程的理解,加上創新使用新材料,有望將鋰離子電池的存儲容量增加30%。”
高能量鋰離子電池技術與傳統電池技術的區別在于陰極材料的不同,不再采用不同比例鎳、錳和鈷構成的層狀氧化物,轉而使用含過量鋰、富含錳的材料,能夠大大提高陰極材料的單位體積/質量儲能能力。不過,到目前為止,采用此種材料會遇到一個問題。
例如,在電池插入和提取鋰離子的過程中(電池的基本功能),高能量陰極材料會退化。經過一定時間后,層狀氧化物會變成一種晶體結構,電化學性能特別差。結果發現,鋰離子電池的平均充放電電壓在一開始時就降低了,從而阻礙了高能量鋰離子電池的發展。
目前,還沒有人完全了解確切的退化機理。kit的一組研究人員與合作機構描述了該機理:“基于對高能量陰極材料的詳細研究,我們發現,陰極材料不會直接發生退化,而是通過形成很難被注意到的含鋰巖鹽結構間接退化。”此外,氧氣在反應中也起著重要作用。“除了此類結果,該研究還揭示了電池技術的行為并不一定直接因退化造成。這是研究人員在合成陰極材料的過程中發現的。”
kit的研究結果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將促進電動汽車高能量鋰離子電池的研發。研究人員采用了新型測試方法,以盡量減少層狀氧化物的退化,并開始研發合適的新型電池。
來源:騰訊汽車
the end
6月1日一汽集團馬自達事業部正式運營。在馬自達事業部成立后,在一汽集團的支持下,相信一汽馬自達不管是自身的經營、對消費者需求的專注,還是對一汽集團的貢獻,都將更上一層樓。
易車訊 一汽馬自達成立十五周年之際,2020年6月1日一汽集團馬自達事業部正式運營。此后馬自達品牌全價值鏈運營的有關工作將正式歸屬馬自達事業部,馬自達品牌的合作主體也將正式由奔騰公司調整為股份公司。
在馬自達事業部成立后,在一汽集團的支持下,相信一汽馬自達不管是自身的經營、對消費者需求的專注,還是對一汽集團的貢獻,都將更上一層樓。立志于打造汽車行業唯一的潮奢品牌一汽馬自達,未來可期
在剛剛過去的5月份,一汽馬自達終端銷量和批發量均實現了“破萬”。其中終端銷量為10314臺,批發量為10009臺。2020年一汽馬自達已經實現了連續四個月增長,1-5 月所有經營指標均全面達成。
在成立15周年之際,一汽馬自達首屆馬粉購車節于4月18日啟動。在銷售競爭更加激烈和火爆的5月,一汽馬自達聯動全國經銷店于5月23日開展“百年榮耀,一馬相伴”-一汽馬自達首屆馬粉嘉年華活動。最終吸引集客20402批次,完成訂單2719枚,也成為了5月銷售端雙破萬的有力保障。
來源:易車網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