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上午,宿遷召開全市加快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暨招商引資大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去年全市上下堅持“工業強市、產業興市”不動搖,有效應對經濟下行、新冠疫情、能源短缺等不利因素影響,全力以赴做大產業鏈,多措并舉穩定供應鏈,工業經濟運行穩定、穩中向好,主要指標高速增長、領跑全省,產業能級不斷放大、持續提升,為全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有力支撐。
01
聚力產業鏈條培育
工業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2021年,宿遷堅持以產業鏈為重點,進一步夯實工業經濟發展基礎。
●總量不斷壯大。聚焦20條重點產業鏈,“一鏈一策”組建工作專班、繪制產業圖譜,推動產業鏈條規模擴張,20條重點產業鏈條實現產值3296億元,增長32%。規上工業總產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工業開票銷售收入分別達3738億元、1037億元、4096億元,增長31.9%、16.7%、31.47%,增速均居全省前兩位。
●質量明顯提升。工業產出效益穩步增長,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率達8.3%,位居全省第二。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1235億元,增長35.7%,增幅居全省第一。
●結構持續優化。六大主導產業產值達2989億元,增長34%,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達80%。高耗能行業產值占比下降1.3個百分點,產業結構愈發合理。
02
加快推動轉型升級
企業發展質態逐步提升
2021年,我市實施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三年行動計劃,助力企業做大做強、提質增效,全年累計獎補資金3.18億元,惠及企業1300多家。
●加強分類培育壯實力。大力開展“千企升級”行動,全年新增開票銷售超10億元企業14家、超百億元企業1家,a股和港股上市企業3家。
●提升創新能力促轉型。引導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鼓勵重點骨干企業建設高水平研發機構,全年凈增高新技術企業81家,轉化高科技成果347項,省級企業院士工作站實現零的突破。
●加快技術改造助升級。聚焦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支持企業設備更新、技術升級,完成投資超千萬元技改項目199個,新增國家級綠色示范工廠1個,省級工業互聯網標桿企業1家。
03
著力穩定有效投資
產業發展潛力有效釋放
招商引資是促進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去年,全市上下堅定不移抓招商、上項目,工業投資、制造業投資、技改投資保持高位運行,分別增長20.7%、22.9%、19.2%。
●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深入實施“個十百千”工程,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431個、十億元以上項目154個、百億級項目8個。實際使用外資超8億美元,連續3年增幅居全省第一。
●全力加快項目建設。全年新開工、新竣工項目分別達368個、317個,天合光能等11個百億級項目建設穩步推進,保持了每周竣工6個億元以上項目的工作效率。
04
積極回應實體需求
紓困解難政策精準有力
聚焦企業所需所盼,去年,我市持續強化要素保障和政策落實,全力以赴減輕企業負擔。
●不折不扣落實減稅降費。嚴格執行中央和省減稅降費有關要求,年內為企業減稅降費18.99億元,涉企收費繼續保持項目省內最少、標準省內最低。
●精準有效加強金融支持。整合優化市級財政風險補償資金池,新增貸款超50億元,惠及企業4000余家次。大力推廣“宿易貸”等模式,制造業貸款余額增長32.3%。
●分類施策保障能源供給。著力做好水電氣熱保障,工商服務業用電用氣用熱價格保持全省最低。積極對上爭取用電指標,在能源供應趨緊的“大環境”下,最大限度保障企業生產運營。
●有力有序做好用工服務。實施人才引領服務發展“五聯五強”行動,為廣大企業引進各類人才3萬人以上。
05
縱深推進改革創新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改善
圍繞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我市接續推進“放管服”改革,營商環境便利度考核位居全省第五。
●深化簡政放權。市場準入、不動產登記、工業企業施工許可壓縮到0.5個、2個、26個工作日。
●推進放管結合。推廣“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大力打擊違法侵權犯罪行為,為企業正常經營創造了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來源:中國宿遷市人民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