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汽車集團提供
六十年堅持,展翅凌空,歷經風雨,沐浴陽光。
1958年,柳州動力機械廠在柳州河西的一片荒郊野嶺破土興建。第一代五菱人開荒辟土,篳路藍縷。
建廠初期,工廠領導和工程技術人員正在規劃工廠基建
1985年,一位名叫韋宏文的年輕人對五菱商標圖案進行了重新創意,新設計的圖案由五個鮮紅的菱形組成,形似雄鷹翱翔。 從“柳動”“柳拖”到“柳微”“柳州五菱”再到現在的“廣西汽車集團”,這只雄鷹飛過了六十載春秋,傳承至今。
1985年,柳州拖拉機廠改名柳州微型汽車廠
一代又一代的五菱人鑄就的“廣西制造”金字招牌,熠熠生輝。
2018年,適逢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廣西汽車集團也迎來了第六十個碩果累累的金秋。10月28日下午,廣西汽車集團在五菱大禮堂成功舉辦成立六十周年慶祝大會,集團領導班子、歷屆老領導老員工、全體干部職工歡聚一堂,回望六十年艱苦奮斗的探索,暢想新時代繼往開來的明天。
10月28日,廣西汽車集團迎來了它六十華誕
慶祝大會對一批作出貢獻的“老五菱”進行了授章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走進廣西汽車集團企業文化展廳,歷史的卷軸一頁頁地翻動著,泛黃的相片見證著初創期的五菱人“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佳話。
“早上拆床,晚上鋪床”“竹籬笆圍墻”……1958年,成立之初的柳州動力機械廠條件艱苦,初創時期的五菱人懷著激情和使命,咬牙拼搏、夜以繼日地試制拖拉機,做出了全國領先的拖拉機。
柳拖廠領導董世忠與工程技術人員在研究解決拖拉機的一些改進問題
1961年,豐收37型拖拉機在柳州動力機械廠成功試制。20世紀70年代中期,柳州動力機械廠改名為柳州拖拉機廠,以年產量達到0輛一躍成為全國八大拖拉機廠之一,開啟了“柳拖”時代。
“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生產什么!”面對市場的變化,1981年,勇于開拓創新的五菱人,將目光瞄準了當時市場稀缺品——微型汽車。
1981年,五菱人從北京帶回了一輛外國微型貨車,并從這輛車上拆下2余種、5余件零件。技術人員對零件一件件手工測量、繪圖,僅用一個月就完成了測繪任務。1982年,五菱人硬是憑借著一股子倔強,用機床車、用錘子一點點敲打出了第一輛五菱微車。
測繪第一輛微型車的場景
至此,五菱人“造車夢”成真。騰飛,從此而起。
微型汽車精品,中國柳州五菱。1996年,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在多次技改后,1998年,產銷達到10萬輛的規模,取得國內微車行業產銷第一的位置,“五菱神車”開啟霸主地位。
1995年5月8日,柳州微型汽車廠累計第15萬輛汽車下線儀式
21世紀之初,中國汽車產業合資化風潮席卷大江南北。在市場的選擇和機遇下,我國首個三方合資企業——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應運而生。一個五菱變為了“兩個五菱”(上汽通用五菱與五菱集團)。
壯士斷腕承變革陣痛,鷹生新翅看五菱再上九霄。
面對資源的重新分配和運作機制的創新,五菱集團迎難而上,再次出發。2007年,柳州五菱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成立,集中精力打好汽車零部件、發動機、專用汽車三大產業,勇闖新戰場,開啟新征程。轉型換羽鍛造新時代,五菱集團換羽重生。
2007年,中外合資企業柳州五菱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掛牌成立,并在香港上市
2015年5月8日,五菱集團正式更名為廣西汽車集團。至2018年,廣西汽車集團已具備了年產150萬輛汽車零部件、80萬臺汽車發動機、10萬輛客車及改裝車的雄厚實力。
2015年5月8日,五菱集團改組并更名為廣西汽車集團
回首六十年,廣西汽車集團從無到有,逆風中翱翔騰飛,力拓轉型新路,在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下,圍繞汽車產業鏈上下游打造多元化的汽車產業。如今,廣西汽車集團已成為中國汽車工業30強、中國制造業企業強,柳州五菱汽車工業有限公司被評為零部件企業全球百強。越來越多的五菱人走出國門,服務于全球人民,廣西汽車集團正以凝心聚力的步伐不斷續寫著更多的五菱傳奇。
記者 周枳伽
責任編輯:陳靜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