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財政局獲悉,2021年,重慶財政擬安排超過10億元資金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在財政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截至目前,重慶公用充電基礎設施已實現區縣全覆蓋,處于西部領先水平。
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市從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使用等環節全過程給予政策支持,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十三五”時期,重慶財政累計安排資金54億元,新能源汽車產量年均增長幅度達到31%。
“去年以來,長安新能源獲得中央及地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約9億元,同時自身投入12億元,加快了新能源整車專用平臺、多合一電驅系統、電池管理技術、氫燃料集成技術等研發。2022年,全新平臺數字化汽車產品也將上市。”長安新能源科技公司總會計師周小明說,通過研發,2020年以來,長安新能源共推出2款全新車型,累計銷售新能源汽4.6萬輛,實現營業收入32.58億元。
不僅如此,重慶還加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通過完善充換電建設等基礎設施體系,對符合條件的新能源汽車購買單位和個人給予購置補貼和充電費補貼,對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減免車船稅等措施,激發市民消費新能源汽車的熱情。
比如,重慶近日出臺2021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使用財政補貼政策,覆蓋車、樁、充電、運營等環節,重點支持充(換)電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這是重慶連續13年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使用財政補貼政策。 根據這項政策,2021年度,我市將首次對換電站建設給予補貼,對已竣工驗收并投入使用,且接入重慶市新能源汽車與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平臺的公共服務領域換電站,按換電設備充電模塊額定充電功率或變壓器額定輸出功率給予400元/千瓦的一次性建設補貼。
來源:政府信息公開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