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習主席強調,要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把部隊科技含量充分釋放出來,把科技優勢轉化為能力優勢、作戰優勢。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專家團隊以扎實的科研作風,常態化深入演兵場,與官兵同吃同住同攻關,一道破解戰斗力建設難題,搭建起“研為戰”直通車。此舉加快了科研成果的轉化運用,提升了科技對戰斗力增長的貢獻率,增強了官兵能打仗、打勝仗的信心和能力。
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專家團隊深入演訓一線
與官兵同吃同住同攻關破解作戰難題
解放軍報訊 記者王握文、通訊員陳路輝報道:新年伊始,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又一批專家背起行囊奔赴一線作戰部隊。據悉,該院年前深入一線作戰部隊的4名專家,與官兵一起摸爬滾打1個多月。他們與官兵一起圍繞某型裝備訓法、戰法創新進行技術優化升級。
“戰場需要是科研創新的主旋律和第一要務。”該院院長王雪松說,他們把“研究軍事、研究戰爭、研究打仗”作為科研人員矢志不渝的追求,以“自帶干糧上戰場”的科研作風深入一線部隊,與官兵一道探尋克敵制勝之道。據悉,僅去年,該院專家團隊300多人次深入演兵場,70多項科技成果或創新技術手段在部隊戰斗力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去年3月,王雪松帶領由該院31名科研骨干組成的專家團隊深入駐西北某部,與官兵同吃同住訓練26天,為訓練模式改革、戰法創新和武器裝備作戰運用“把脈問診”,對照問題清單運用科技手段逐一破解。為解決某重點裝備存在的棘手問題,他們白天與官兵一起摸爬滾打、反復演練,晚上進行復盤研討、優化改進,成功將一套自主研發的軟件模塊嵌入現有裝備。實訓檢驗那天,該院某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施龍飛因持續高強度攻關累倒了。
“時刻牢記研為戰,緊盯戰斗力建設短板弱項攻關。”該院一名科研專家介紹,某部一批新型武器裝備列裝后,提升目標定位精度與作戰效能一度成為部隊面臨的難題。他們聞訊后,立即深入訓練場與官兵一道尋找“癥結”,針對官兵反映的問題開展多學科攻關,最終破解這一制約戰斗力提升的瓶頸問題。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