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晚的北京首都體育館,沒有再次見證中國短道速滑創造輝煌——任子威在半決賽遭遇判罰,無緣決賽。但即便如此,中國短道速滑已經在北京冬奧會上收獲2金1銀,展現了實力,尤其是男子項目的長足進步令人欣喜。
短道速滑是我國冰雪運動的優勢項目,但男子項目直到2018年平昌冬奧會,才由武大靖在男子米比賽中奪得首枚金牌。北京冬奧會上,中國男子短道速滑在全部小項上均有一定的競爭力,此前兩個金牌日,中國男隊發揮神勇,將混合接力金牌以及男子1000米金銀牌盡數收入囊中。男子1米盡管有些遺憾,但不難看出,現世界排名第一的任子威同樣具備競爭實力。
其實,在李琰、楊揚等女子短道速滑運動員稱霸世界賽場之時,中國短道速滑男隊同樣有不俗的表現,李佳軍在1998年長野冬奧會已有出色發揮,在男子1000米上收獲銀牌,還與安玉龍、馮凱、袁野聯袂摘得接力銅牌,再加上安玉龍斬獲的男子米銀牌,中國男隊在長野冬奧會共收獲2銀1銅。
男子1米項目的獎牌突破發生在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李佳軍斬獲一枚銀牌,這也是中國短道速滑男隊在冬奧會該項目上的首枚獎牌。2006年都靈冬奧會,老驥伏櫪的李佳軍再度拼到男子1米一枚銅牌。
不過伴隨著李佳軍等名將退役,中國男子短道速滑陷入低谷,直到2014年才在索契冬奧會上迎來希望曙光,17歲的韓天宇在1米決賽中一路拼到決賽,并最終力壓安賢洙等名將摘得一枚銀牌,武大靖與梁文豪聯袂晉級米決賽,在沖過終點前的一個彎道還處于領先的他由于經驗不足惜敗安賢洙,收獲銀牌。再加上接力銅牌,中國男隊的小將們追平了1998年由前輩創造的2銀1銅的成績。但與1998年有所不同的是,彼時武大靖、韓天宇等年齡尚小,潛力無限。
隨后的2018年平昌冬奧會,武大靖在男子米中如愿為中國短道速滑隊斬獲首枚冬奧會男子金牌。
伴隨著任子威等隊員的成長,中國男隊在北京冬奧周期迎來了全新進步,武大靖保持著男子短距離的優勢,世界冠軍以及賽會紀錄下面至今仍是他的名字,任子威則在中長距離上呈現了實力,在北京冬奧會之前的4站世界杯兩奪男子1米金牌,一次獲得1000米金牌。
來源:國家體育總局人力資源開發中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