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月6日訊 企業不停產、項目不停工、生產熱火朝天……虎年春節,一批青島企業實干過年,連創佳績,奮力實現新年“開門紅”。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統計,全市617戶規上工業企業加班生產,合計完成產值63.3億元,同比增長12.1%。
“我在氯乙烯裝置崗位已經工作7個年頭了,她就像我的孩子一樣,守著她一塊過年,心里特別踏實。”海灣化學氯乙烯廠氯乙烯工段長位浩說。在海灣集團,每天有2000余名員工奮戰在生產一線,為大干一季度、實現首季開門紅助力。
分行業來看,鋼鐵石化、消費品、家電、能源四大類企業是今年春節生產的“主力軍”。鋼鐵石化等連續性生產企業中,青島特鋼春節期間生產4萬噸鋼材,青島煉化生產11.5萬噸汽、柴油,青島石化生產3.3萬噸汽、柴油,海灣化學生產6萬噸燒堿、聚氯乙烯、硫酸鉀和氯化鈣,產量均保持平穩增長。食品飲料等消費品企業中,青島啤酒春節期間生產1.1萬千升啤酒,產量同比增長超過200%,雀巢青島公司累計生產5362噸乳制品和咖啡,九聯集團生產1840噸雞飼料及雞肉產品。家電企業中,海信視像科技、海信空調、海信寬帶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生產1.6萬臺電視和1.8萬臺空調,海信模具、海爾新材料等工廠加班生產配套材料,為節后開工提前備貨。能源企業中,能源熱電集團、泰能天然氣、華電青島電廠、大唐黃島電廠等加強節日保供,滿足企業生產和居民生活需要。
春節也是不少青島外貿企業的商機。2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對韓國生效,中國企業出口韓國的部分服裝、淀粉糊精、起酥油等產品可以憑原產地證書享受更低的稅率,自韓國進口的電動機、車輛零件等也可實現更大幅度降稅,為青島外貿發展帶來新機遇。據測算,在亞太貿易協定以及中韓自貿協定已多輪降稅的基礎上,山東企業每年約18億元對韓進出口貨物可再實現雙向關稅減讓2400萬元。
服務于菜鳥國際、淘寶全球購、拼多多、抖音等多個跨境電商平臺的青島百盛云通跨境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就感受了一把別樣的“忙年”。該公司位于青島前灣綜合保稅區內,為穩定市場供應,春節期間共發貨24萬單,貨值達4000多萬元人民幣,豐富了國內傳統節日的市場商品種類,保障了春節期間消費者對跨境電商保稅進口商品的需求。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