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構建形成以高端汽車零部件為新引擎的生態工業體系,對標打造百億級全國精品不銹鋼管示范基地,加快培育高端汽車零部件、智慧交通制造、綠色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產業……在建設現代化“田園松陽”新征程上,跨越式發展藍圖日漸清晰。
作為松陽生態工業的支柱產業,不銹鋼管業經過10多年培育發展,目前產量已占全國的三分之一,松陽也因此晉級“國家級不銹鋼管產業質量提升示范區”。與此同時,隨著恒兆智能制造產業園、綜合數字交通裝備產業園、赤壽生態工業區塊二期、松陽·余姚山海協作產業園等高能級工業平臺競相落地,高端裝備產業也在松陽發展得風生水起。
傳統產業夯基礎 生態工業穩發展
起步于2004年的松陽縣不銹鋼管產業,依托溫州產業輻射和承接產業梯度轉移發展而來。18年來,產業體系日漸豐滿,達到了現在年產30萬噸、產值83億元的體量。
從故宮門前的不銹鋼護欄,到城市建設中的油氣管道,再到家家戶戶的汽車配件,都有松陽不銹鋼管的身影。作為國內行業龍頭企業之一,寶豐鋼業集團有限公司的產品遠銷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還為國產航母“山東艦”供應了700多噸無縫鋼管。
寶豐鋼業是松陽不銹鋼管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隨著企業集群的發展壯大,不銹鋼管產業優勢也日益凸顯。在浙江鑫通達特鋼制造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記者看見,機器設備正開足馬力作業,工人們則在流水線旁忙著噴碼、打包。“2021年企業產值約3億元,而且年底的訂單量激增,目前已經排到了今年3月。”總經理吳守亮說。
鑫通達特鋼是松陽2017年通過“騰籠換鳥”引進的高新技術企業,年產值從三四千萬元起步,如今已成長為備受業內關注的一匹“黑馬”。吳守亮告訴記者,在仔細研究船舶制造、化工等行業對不銹鋼管材料的實際需求后,公司有針對性地加快了對新產品的研發力度,“目前企業生產的特殊鋼205已廣泛適用于多個領域,先人一步占領了市場。”
山區縣謀發展,如何兼顧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是繞不開的重要課題。松陽的破題之道則處處體現行業特色。
在松陽宏泰不銹鋼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利用液壓冷拔機為鋼管打孔。這臺應用于半成品的加工設備,只需1個工人操作,就能在10分鐘內完成一根273毫米口徑的鋼管擴孔流程。“通過智能化控制,效率提高了30%左右,還能更有效地控制用電能耗。”車間設備總負責人張琪說。
實現“機器換人”“節能環保”的成功案例還有很多——上上德盛集團的“智慧環保平臺”通過采集工廠污水、酸霧、廢渣、廢氣等數據,為環保部門提供“實時后援”;浙江華田不銹鋼制造有限公司改造了退火爐、產品檢測線及通風設備,充分釋放“環保紅利”……
特色產業正崛起 打造工業新引擎
產業實力較弱,經濟總量偏小——這是山區松陽的“舊標簽”。為了撕下這張舊標簽,松陽發力探索生態工業發展之路,但潛能釋放不足、綠色發展不充分等短板,仍長期牽制著前進的步伐。
如今,站在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新起點上,松陽生態工業迎來了向更高能級躍遷的關鍵節點——通過五年努力,構建形成以高端汽車零部件產業為新引擎的生態工業體系,特色產業新引擎作用凸顯,初步建成富有活力和發展潛力的浙西南“智能制造新城”。
前不久,位于松陽望松工業園區的浙江科馬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產業園進入環評階段。
“每天都有新變化。”松陽經商局投資與信息化科副科長鐘樂平每天都會前往現場查看,親眼見證了項目建設的日新月異。再過不久,占地90畝的科馬科技產業園項目將正式投產,“年產值預計可達2.85億元,年稅收2000萬元。”
扎根摩擦材料細分領域近30年的科馬公司,曾參與起草汽車用離合器面片“中國制造”標準編寫、“浙江制造”標準編寫,是引領行業發展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進入新發展階段后,企業有了新的歷史使命。
“把科馬公司引進望松工業園區,能全面加大對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和關聯項目的吸引力。”鐘樂平告訴記者,松陽加快培育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基本思路之一,是發揮本土現有行業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提升產業規模化發展水平。
錨定了發展方向,如何帶動產業能級躍升?松陽的重要法門是,“筑巢引鳳”促進產業集聚。
去年,位于松陽赤壽生態工業區塊的恒兆智能制造產業園開工建設,引進的企業七成來自汽摩配行業和裝備制造行業,其余三成來自其他配套行業。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松陽打破傳統模式,為入駐企業提供“拎包入住”式的廠房和配套設施。
短短一年后,恒兆智能制造產業園已累計入駐來自溫州、杭州、廣州、上海等地的20家企業。采訪中,創業者們對松陽表達了共同的感受——投資環境便利、產業前景看好。
為了提高對土地的集約利用,松陽將以“畝均效益”作為衡量入駐企業高質量、高效益發展的新標準,確保2025年產業園畝均稅收不低于25萬元。此外,松陽出臺多項優惠政策,涵蓋企業技改、人才培育等多個方面,為引育高端汽車零部件產業鋪路搭橋。
優質項目的落地,為山區縣發展帶來了無限活力,但高端企業能否在山區扎根生長,取決于當地是否能不斷孕育新的產業增長點。
“松陽汽車零配件產業有一定基礎,但整體仍偏弱,持續推進數字化改革,能在現有基礎上挖掘優勢、放大優勢。”鐘樂平告訴記者,恒兆智能制造產業園建成后,將以數字化應用場景為切入點,篩選一批數字化水平較高的企業,在培育新產業、發展新制造、推進新治理等方面開展新的探索和實踐。
工業布局再優化 產業能級大躍升
進入新發展階段,松陽不銹鋼管產業正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要保持市場優勢,重復過去的發展路徑顯然已不可行。
基于這樣的思考,松陽提出了“充分發揮不銹鋼管產業的基礎優勢,全力打造高端不銹鋼管百億支柱產業”的發展目標,以生產清潔化、設備智能化、產品高端化、分工精細化為主線,力促不銹鋼管產業轉型升級,建成產業集群帶動、龍頭企業引領、產品標準領先、特殊領域競爭優勢明顯的全國一流生產基地,到2025年實現總產值倍增,達到150億元。
優勢產業變高端產業,意味著能在風云變幻的市場中擁有更大話語權、獲取更多附加值。應聲而動的不銹鋼管企業頻頻出招,探索“高端新玩法”。
位于江南工業區塊的上上德盛集團1號智能工廠里,工人在作業前,必須先用電子設備掃描產品上的“電子身份證”,確保留下記錄,以實現產品從接料到完工每個步驟的溯源跟蹤。
這套由上上德盛集團自主研發的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可以為企業提供包括制造數據管理、生產調度管理、生產過程控制等管理模塊,形成智能制造協同管理。“生產效率因此提高40%以上。”生產廠長徐士虎說。
生態工業向更高能級躍遷,需要更多創新思維、更多改革突破。為進一步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松陽鼓勵并支持企業在工藝環節開展創新改造,全產業鏈推動生產裝備、工藝流程等智能化改造。
來源:中國麗水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