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機長臂揮舞、土方車來回穿梭、工人們緊張作業……1月21日,小雨淅瀝,三寧化工酰胺及尼龍新材料項目施工依舊火熱。
“目前400萬方場地平整基本完成,前后只用了1個月時間,即將進場打樁基。”項目副指揮長張富海介紹,在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全體工人熱情高漲,項目自去年11月開工以來,進展迅速。
該項目總投資145億元,占地1588畝,建成后可年產40萬噸己內酰胺及聚酰胺切片、20萬噸聚酰胺差別化新材料紡絲、20萬噸尼龍66,預計可實現年產值187億元。其中尼龍66具有優良的耐熱性和抗強沖擊性,主要用于飛機特種輪胎、降落傘、發動機等軍工領域,也可用在高端工程塑料和高端民用絲等領域。
不遠處,一架巨大的強夯機升起重達數噸的鋼鐵圓盤,圓盤從十多米的空中重重落下砸向地面,大地隨之震顫,場面十分壯觀。
“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趕進度。”巡查完一圈工地,張富海表示,該項目將充分發揮園區優勢,利用姚家港化工園已有的氨、氫氣、硝酸等原材料,形成完整的尼龍6和尼龍66兩條循環經濟產業鏈,進一步提升規模效應和產品附加值,延伸并拓寬省內己內酰胺產業鏈,向產業集聚規?;?、裝備技術及管理國際化邁進。
項目意義重大,標志著三寧化工自2012年建設己內酰胺項目、2018年建設乙二醇項目后,向高端化工新材料(即尼龍紡織特種纖維產業)的再一次沖鋒,也為枝江加快發展“五新”產業積蓄新動能,有望打造宜昌精細化工、綠色化工的又一張名片。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