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家具出口大國。觀察家具出口,被譽為“中國椅業之鄉”的浙江省安吉縣是很好的窗口。近來,我國外貿復蘇也反映在家具行業。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0年8月家具及其零件出口375.7億元;2020年1至8月家具及其零件出口2343.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這和今年一季度、前5個月的下降數據相比,已經明顯好轉。在這個椅業聚集、企業正忙著趕制椅子完成外貿訂單的節骨眼,《中國貿易報》記者采訪了當地行業協會和多家椅業企業,他們向記者講述了當地外貿訂單火爆背后的隱憂。
訂單大增趕工忙
據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以來,國外消費者居家辦公、生活時間空前增多,對居家使用的椅子等家具需求增加,令安吉椅業企業外貿業務逆市上漲。
“其他行業業績因疫情影響下降,安吉椅業業績反而上升。年初大家都在擔心疫情影響,沒想到早在今年3至4月份訂單就在增加。目前許多企業訂單已排到明年1月。”安吉椅業協會張先生告訴記者,“這個行情不尋常,很多企業說這是百年一遇的好時機,都想抓住機會賺錢,也有其他行業的企業看到椅子行業火爆投身到家具行業。但明年若疫情好轉,對這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新入行企業來說也有風險。”
安吉科元家具黃女士告訴記者,目前她們每天都在忙著趕制貨物、完成訂單,忙得不亦樂乎,來不及考慮其他情況。
安吉萬寶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薛棟介紹說,“公司產品在歐美國家出口量大,主要出口市場還包括巴西、日本和俄羅斯等國家。今年我公司業務逆市上升,我們的產品也有所調整,針對疫情更多搭配醫療健康類元素。”
生意火爆利潤下降
原材料漲價,海外倉難進
安吉椅業協會張先生并不諱言目前當地椅業出口遭遇的瓶頸。他告訴記者,“安吉椅業出口以oem為主,主要從事代加工業務,根據國外客戶要求加工貼牌產品。也有企業在打造自己的品牌,靠前期砸錢、提升產品品質等來推動。另外,還有一小部分做內銷的企業在打造自主品牌。”
除了代工為主,張先生還指出安吉椅業出口當下面臨的三個困難:一是人工成本上漲價,勞動力短缺;二是原材料漲價,海綿、木板和鋼鐵等原材料價格都上漲,這是很大的問題,影響到企業6%至8%的外貿利潤;三是最近人民幣匯率升值,對企業有所影響。以上因素疊加,使得目前安吉椅業出口生意火爆但利潤率下降。
“對企業來說,人工成本上升可以通過從勞動力密集的外省引進勞動力的方式緩解。但上游原材料供應商漲價后,企業也只能接受,一些企業只好調高成品售價。企業也擔心成品漲價后國外客戶不高興。好在目前椅子在國外是剛性需求產品,需求量很大。成品漲價后,最終是國外終端消費者承受一部分成本。”張先生說。
安吉科元家具黃女士也坦言,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只能自己想辦法克服。
安吉海邁家具的產品主要出口到法國、意大利和德國,該公司負責人丁先生告訴記者,“疫情原因,幾個月積壓起來的訂單目前正在釋放,但今年整體產值不會增加,還會下降,因為1月至5月被疫情明顯耽誤了產值,現在再怎么追趕也很難追回來。而且突然之間訂單暴增,對上游原材料需求量大增,導致原材料價格明顯上漲,反而給企業帶來新的難題。”
同時,由于數月以來統計數據顯示,總體上物流恢復情況不錯。但是安吉科元家具黃女士提到,“目前物流還是不太暢通,公司出口貨物主要通過海運,遇到訂不到倉的困難。”
記者了解到,目前不少海外倉爆倉,貨物想放進海外倉不容易。“目前美國第三方倉庫爆滿,由于我們的椅子產品是中大件貨物,體積較大,亞馬遜對中大件貨物是排斥的,入亞馬遜倉比較困難。”薛棟說,“擴充公司的海外倉是當務之急。雖然地方政府對創建海外倉給予補貼,但對我們來說自建海外倉成本還是太高,我們主要采用租海外倉的方式來緩解這一難題。”
抗疫中現轉型升級火花
雖然傳統外貿常見的瓶頸(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漲價、利潤率低)和疫情帶來的新影響交織在一起,但在采訪中,記者還是在安吉縣部分企業身上發現了外貿轉型升級新火花。
薛棟所在的安吉萬寶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是當地一家酒吧椅、辦公椅、網椅、沙發和餐椅產品生產加工企業。據了解,在疫情中,該公司大力在亞馬遜等平臺發展電商業務,研發的一款電競椅在亞馬遜平臺獲得不錯的銷售業績。
“本地同行主要做貼牌加工業務,我們努力推進自主品牌出口。除了在亞馬遜等線上平臺銷售,公司還有自己的英文獨立站,此獨立站得到亞馬遜云技術支持。”薛棟介紹說。
但記者詢問多家當地椅業企業后發現,像萬寶家具這樣在跨境電商平臺和自主品牌研發方面都有斬獲的企業并不普遍。例如,安吉海邁家具沒有在亞馬遜平臺開展業務,安吉科元家具雖為跨境電商企業供貨但自己并不從事跨境電商業務。
記者手記
通過對“中國椅業之鄉”——浙江安吉的采訪,記者發現“穩外貿穩外資”實踐中,需要考慮到不同地區外貿企業出口全流程各環節的不同痛點,才能有針對性地找到支持之策。比如,安吉椅業外貿目前遇到的主要瓶頸不是缺訂單,而是前期被疫情耽誤的海外訂單集中釋放帶來的壓力:企業忙著趕工完成訂單,原材料跟著漲價,缺乏勞動力,貨物出口通過海運運出遭遇“堵車”,貨物到達海外后又發現海外倉爆滿無法及時進入倉庫……
這種種痛點看起來有地域特殊性,但在其他外貿逐漸復蘇、各項產能逐漸恢復的地區也有可能出現。地方有關部門不僅應為保訂單忙碌,還應多多考慮訂單增加、集中釋放帶來的外貿全流程壓力,從用工、原材料供應、物流、海外倉儲等方面有針對性地出臺政策措施幫助外貿企業。
來源:中國貿易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