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部件售后市場需求來自汽車維修保養需求,具有剛性和重復性消費的特征,由于對應汽車保有量,較汽車銷量更為穩定,因此受經濟周期影響較小。
另外由于在用車型繁多,疊加消費者時尚化和個性化消費導致各種形式的加裝和改裝日益普及,使得售后市場零部件需求呈現多品種、小批次特征。
立鼎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汽車輪轂軸承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前景研究報告》研究顯示,oem市場的商業模式為2b,am市場為2c,消費者可根據自己喜好、汽車受損程度以及需要維修的項目等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維修方案和零部件。因此售后市場的產品并不等齊劃一,不限于配套廠件,更大量的是非配套廠件,包括進口件、通用件等。這為不同類型的零部件制造商提供了生存空間,因此市場集中度較低。
汽車輪轂軸承市場格局
全球格局:在全球市場,國際先進的汽車輪轂軸承單元生產商主要包括:瑞典斯凱孚、美國 timken、德國 fag、日本 nsk、jtekt、ntn 等,占據絕大部分世界主流車系的 oem 配套市場。在 am 市場,由于地域差異、消費偏好差異,需求呈現多品種、小批量的形態,給了更多中小企業參與機會。在歐美發達國家的售后市場中,發展中國家的輪轂軸承企業憑借明顯的成本優勢,占據較大份額。
國內格局:在國內 oem 市場,整車廠的汽車輪轂軸承單元主要由外商合資或獨資企業提供,如瑞典斯凱孚在中國配套的合資車企包括:上海大眾、一汽大眾、東風神龍、上海通用、長安福特等;配套的自主品牌包括:長安、奇瑞、華晨等。近年來,國內已有少數自主品牌的輪轂軸承單元生產企業開始突破并切入 oem配套市場,如萬向錢潮已成為大眾、長安、奇瑞、比亞迪等整車廠的輪轂軸承單元供應商。在國內 am 市場,4s 店體系配套原廠件仍是最為主流的配套模式,所以這種模式下國內 am 市場格局基本跟隨 oem 市場格局。
汽車輪轂軸承售后市場空間
am市場汽車輪轂軸承單元需求量=保有量(輛)x 4(套/輛)x 輪轂軸承單元使用率x年均維修率。
保有量:據國家發改委數據,2019 年中國汽車保有量約 2.6 億輛。其中:乘用車保有量約 2.1 億輛,商用車保有量約 0.5 億輛。
輪轂軸承單元使用率:乘用車輪轂軸承單元使用率假設 100%;商用車輪轂軸承單元使用率,參照中小型商用車在商用車中所占比重,保守取 20%。
年均維修率:乘用車輪轂軸承單元一般使用里程為 8-10 萬公里,平均 5-6 年需更換一次,年均維修率保守確定為 16.7%;商用車汽車輪轂軸承單元使用里程一般為8-10萬公里,平均 4-5年需更換一次,年均維修率保守確定為 20%。
單車價值量:公司乘用車輪轂軸承 am 市場單價約 120 元,單車配 4 套,單車價值量約 480 元。公司商用車輪轂軸承 am 市場單價約 900 元,單車配 4套或 6 套,單車價值量約 3 元。
來源:立鼎產業研究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