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1日下午,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舉辦的“第十八屆中國工程機械發展高層論壇”在江蘇常州隆重舉辦,論壇主題為“新形勢、新變化、新作為”。
在高層對話(一)環節,安徽叉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德進與其他幾位企業高層代表圍繞論壇主題,就行業未來十年的發展趨勢、雙循環形勢下行業面臨的競爭格局、機遇與挑戰以及2021年行業市場的整體預期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高層對話由協會副會長、廣西柳工集團董事長曾光安主持。
安徽叉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德進
以下為對話實錄:
曾光安:2020年是“十三五”計劃全面完成,“十四五”開始的重要時間節點,如何總結中國工程機械市場十年的變化和進步,又如何預測2020-2035年行業新的發展趨勢?
張德進:在近10-15年里,工業車輛這個行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15年前我們參加國際聯盟會議,會議的主角絕對是是歐美日企業。當時中國企業的技術、管理、品牌等各方面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非常微弱,但在金融危機以后,尤其是近十年來,中國工業車輛行業整體進步加速,2019年中國工業車輛的規模已經占到亞洲市場的四分之三,產量70多萬臺,本土市場需求60多萬臺。今年在疫情和貿易保護的大背景下,大概也有接近80萬臺的產量。
在行業快速發展過程中,有幾個趨勢尤其明顯。一是市場向優勢企業集中,行業分化進一步加??;二是電動化、新能源化加速,行業的電動車比例增大,尤其是鋰電叉車,下一步氫能源的應用都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三是工業車輛小型化。隨著國家電商行業的發展,倉儲物流也快速發展,拉動了市場的需求,小型電動車輛快速發展,就上面提到的數據,相當一部分是倉儲物流小型電動產品;四是未來企業國際化運營的能力會進一步在國際市場中體現出越來越高的水平。
目前在中國的本土市場,我國內資品牌占這個行業的90%以上,也反映出中國企業整體競爭力的快速提升。我相信在未來隨著國家的“十四五”規劃、2035年遠景規劃目標的指引,我們工業車輛領域必將迎來更快更好的發展。
曾光安:中國市場不可估量。也請大家談一談中國未來十年市場行情。
張德進:第一過去工業車輛行業是國際大牌引領,未來十年我們要創新、有特色,重視技術研發,開發產品適應市場和滿足客戶的需求,甚至引領客戶的需求。第二未來規模的企業要補短板,鍛長板,短板對企業的制約越來越明顯,影響企業穩定、持續發展。第三雖然現在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新趨勢,但是中國的龍頭企業、各個細分行業要更加注重國際市場,只有在全球市場上有競爭力,才能在區域市場上占有競爭優勢,不能因為中國市場肥田厚土,我們就小富即安。我們要在全球市場上樹立中國企業的形象。
盡管2020年我們工業車輛產銷量接近80萬臺,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之前沒有納入統計的不帶動力小型叉車,增長非常大,其中升級版的占七八成,如果把剩下的小型叉車升級將是個驚人的數字。大家說明年的gdp增長8%,我覺得過于樂觀。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明年三類車也有非常好的發展,因為增加幾十萬臺很容易。
行業今年增長,明年還會持續。一方面因為明年是“十四五”的開局,回落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隨著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的改善,國家的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可能會有所降低,行業增長的幅度小。簡單說明年上半年行業有可能增加,但下半年可能小幅回落。
所有的預測是建立在疫情的穩定狀態下,工業車輛行業會穩定增長,但幅度會有所降低。
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