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緣油介損試驗溫度實現智能控制。目前油樣溫度波動在0.5攝氏度以內。”10月26日,在四川遂寧供電公司油化試驗室內,該公司電氣試驗班技術員吳建雪用絕緣油介損試驗精準溫控系統發現一臺35千伏電流互感器絕緣油老化缺陷。
絕緣油介損試驗能發現變壓器等充油設備的潛在問題。遂寧供電公司自主研制的絕緣油介損試驗精準溫控系統在絕緣油介損試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該系統采用恒溫油浴作為技術方案,將測量及預熱油杯置于其中,由內置傳感器直接檢測待測油樣的實際溫度,大幅提升了絕緣油介損試驗的精度和效率,為及時發現各類充油設備隱患提供了更為精準的數據支撐。
2019年6月11日,遂寧供電公司電氣試驗班班員熊玉樺在一次絕緣油介損試驗中發現,試驗室的絕緣油介損儀溫控系統在75攝氏度時會發生溫度突變。
“溫度突變會導致試驗來不及開展,無法準確判斷絕緣油狀態。在75攝氏度左右,為什么絕緣油介損儀溫控系統顯示的絕緣油溫度會迅速上升?如何保證90攝氏度的關鍵試驗條件?”當天中午,熊玉樺回到辦公室,向班長何雅馨提出疑問。
何雅馨帶著這些問題,召集何雅馨勞模與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成員組成課題攻關小組。何雅馨擔任課題攻關小組組長。小組成員吳建雪找來絕緣油介損儀操作手冊,并收集大量資料尋找原因。在討論過程中,成員們發現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絕緣油介損儀溫控系統采用非直接測量的方式,升溫過程不均勻,無法實現試驗油樣溫度的精準控制和測量。
“無法確保溫度條件,就無法保證絕緣油介損試驗精準進行。”2019年7月17日,何雅馨提出,“如何保證90攝氏度這一關鍵試驗條件?我們能否研制一個采用直接測量法的絕緣油介損試驗精準溫控系統?”
隨后,小組成員展開頭腦風暴,咨詢四川電科院專家、廠家技術人員后,向遂寧供電公司申報了“絕緣油介損試驗精準溫控系統”創新項目并立項。何雅馨制訂總體技術方案,組員吳建雪詳細設計測量元件、數據傳輸、控制系統等環節的內容。課題攻關小組每隔一段時間會在創新工作室開展技術討論與階段總結。經過一年多的攻關,今年8月10日,項目順利結項,絕緣油介損試驗精準溫控系統各項功能測試合格。8月20日,采用恒溫油浴方案的絕緣油介損試驗精準溫控系統投入使用。
傳統的介損試驗溫控系統測量誤差在5至7攝氏度之間。絕緣油介損試驗精準溫控系統能將溫度誤差控制在0.5攝氏度以內,單個油樣試驗時間由20分鐘縮短至4分鐘。該系統能更及時發現充油設備絕緣老化、局部放電等隱患。8月27日,該項目獲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2020年“萬眾創新大賽”暨第五屆職工技術創新成果評審發布會一等獎。
來源:國家電網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