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機電之家網獲悉,在市場調查公司--informa/omdia主辦的“第三十九屆顯示屏產業論壇”上,對供給緊迫的驅動ic的市場進行了預測,且表示“未來驅動ic的價格將會繼續上漲”。
由于優先生產利潤率較高的5g芯片,驅動ic生產被擠壓
大部分fabless ic供應商其實都是將生產委托給芯片制造商(foundry),foundry利用200mm晶圓,生產ic。
因此,由于驅動ic無緣于最尖端的工藝,很難預測是否會通過投資新設備擴充產能,僅靠200mm的foundry 產線,可利用的產能有限。
近年來,由于利用200mm晶圓生產的、用于5g通信的pmic等的需求猛增,而廉價、利潤率較低的驅動ic的生產卻喪失了優勢、且無法確保產能。
如今,雖然驅動ic價格便宜,但由于訂單量龐大,被foundry當作是閑散時期生產的產品,因此foundry也沒有對客戶(驅動ic供應商)提出漲價的要求。但是,2017年以后,由于以上理由,導致200mm晶圓出現了產能不足的跡象,結果,導致價格持續上漲。由于2020年新冠肺炎的影響,pc液晶屏、筆記本電腦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8月份以后由于驅動ic供給不足,pc液晶屏、筆記本電腦的生產一度陷入困境。因此,為了解決以上問題,驅動ic價格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上漲,foundry即使使用300mm晶圓生產驅動ic,也需要確保盈利,因此在foundry的達到盈利之前,驅動ic的價格會持續上升。
但是,由于韓國兩大面板廠家連續停產液晶面板產線,因此韓國的驅動ic廠家的生產能力沒有大問題,反而他們正在積極擴大針對中國面板廠家的銷售,以填補因韓國面板廠家撤退而帶來的空缺。另一方面,臺灣驅動ic廠家的生產情況卻十分糟糕!
用于oled智能手機的驅動ic--韓國廠家的市場占有率達九成
據說,韓國企業的智能手機方向的oled顯示屏驅動ic(display drive ic)市占率為九成,排名第一的是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為50%;第二名為magana chip,為33%,僅這兩家公司就占了八成以上。
用于智能手機液晶屏的驅動ic和用于oled屏幕的驅動ic的各家供應商市占比。(圖片出自:omdia)
另一方面,韓國企業以外的其他國家、地區的廠家也在積極拓展液晶面板方向的驅動ic業務,此外,用于電視機面板的驅動ic的top1廠家是臺灣的novatek(20.7%),第二名為臺灣的himax(19.1%),第三名為三星電子(16.8%),第四名為美國的silicon works(16.1%),后續廠家的市占率基本為個位數。
此外,就背光(backlight)的市場動向而言,直下型背光幾乎占八成左右,且呈繼續增加趨勢。直下型背光成本低、模組重量輕、且適用于局部調光(local dimming)。唯一的缺點是面板太厚,但業界不認為這是重要項目。
據預測,mini led背光有望被應用于圖形顯示屏(graphic monitor)、游戲機方向的顯示屏(gaming monitor)等具有高附加值的屏幕上,以及游戲本電腦(gaming note pc)方向的顯示屏上,此外,也在推進車載顯示屏方向的研發。與一般的液晶顯示屏相比,mini led背光的成本高達兩倍甚至更多,因此被用于能夠吸收這些成本的產品上。比方說,tcl在日本發售的65英寸顯示屏就采用了mini led背光。大約搭載了約1萬0個led芯片,輝度是一般電視機的約3倍左右,實際銷售價格為14萬日元左右(約人民幣8400元)。此外,芯片尺寸小于100um的led 通常被認為是mini led。
來源:機電之家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