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的康奈爾大學研究人員激活了一款比草履蟲還小的可變形機器人。因為該機器人比較小,適合人體的任何部位,并且研發費用相對來說很低,所以可以大規模的生產。
大家沒有想到的是,可變形的微型機器的設計理念居然是研究人員從折紙上啟發來的。就因為這個啟發,才克服了困擾該領域的重大障礙:缺乏“微米級執行器系統,該系統與半導體處理和集成電路達到無縫集成。
機器人本身只有5微米厚,40微米寬以及40到70微米長。大腦和身體由硅光伏電路組成,而腿由四重電化學致動器制成。
“在某種意義上說,從機器人的大腦來看,我們只是在利用現有的半導體技術,并使它變得小型且可運行。但是腿以前是不存在的。沒有可以使用的小型電激活執行器。因此,我們必須發明這些,然后將它們與電子設備結合起來。”一位研究人員解釋說。
支腿由達到原子厚度的鉑金條層疊而成,一端覆蓋有鈦“帽”。當鉑暴露于電荷時,周圍化學溶液中帶負電的離子吸收到鉑表面上以中和電荷。這種吸收導致鉑金腿彎曲,盡管它的腿很細,但不會在反復彎曲的壓力下斷裂。為了讓機器人達到真真的移動,研究小組使用激光脈沖對體內的光伏電池進行了照射。每組脈沖針對一個單獨的電路,該電路又控制一個單獨的支路。
“雖然這些機器人的功能很原始,行走不快,但它們沒有很多計算能力。我們為使它們與標準微芯片兼容進行了創新,這樣也為這些微型機器人變得智能化打開了大門,并且可以批量生產。”研究人員還說道。“這實際上只是弓箭上的第一箭。”
由于它們是使用與半導體相同的生產方法制造的,因此可以按與半導體相同的方式進行批量生產。同時,每4英寸硅晶圓大約有100萬個機器人。如果真的可以批量生產,那么這些機器人將會成群結隊地游遍你身體,為你清理斑塊,修復血管,甚至探查你的其他病區。
來源:科技暗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