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工業互聯網 上海構筑未來產業發展新優勢
??中國工業報 汪葉舟
??日前,上海召開全市工業互聯網工作推進會議。會上提出,上海將緊抓數字基建新機遇,著力構筑未來產業發展新優勢,到2022年,上海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實現從800億元提升至1億元,成為全國工業互聯網資源配置、創新策源、產業引領和開放合作的高地。
??率先戰略布局工業互聯網
??近年來,上海立足產業和信息化基礎,圍繞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在戰略布局和產業創新等方面率先啟動、率先示范。
??在頂層設計方面,相繼發布《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工業互聯網產業創新工程實施方案》《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服務商推薦目錄》等。在產業發展方面,推動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汽車、鋼鐵化工、航天航空等重點領域300多家企業創新應用,平均降本7.3%、提質6.1%、增效9.2%,并帶動10萬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培育了寶信、上海電氣等15個有行業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在空間布局方面,基本形成以松江(全國首個工業互聯網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臨港、嘉定、寶山、金山為支點的一鏈多點布局,工信部批準同意“長三角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在生態營造方面,先后落地國家首個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首支地方性專項產業基金、首個地方性工業互聯網協會等。
??上海將以最新發布的《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升級 實施“工賦上海”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為契機,緊抓數字基建新機遇,著力構筑未來產業發展新優勢,實施“工賦上海”四個行動。
??實施“工賦引擎”增能行動
??加強新技術導入,集中突破工業軟件、數字孿生、邊緣計算等關鍵核心技術,組織“揭榜掛帥”,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與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深度融合,打造10個“5g+工業互聯網”先導應用,工業app和微服務組件有效下載不少于2萬個,建設10個以上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
??促進新主體涌現,實施國資國企工業互聯網促數字化轉型提升工程,加快組織一批重點項目。培育壯大民營中小企業,實現15萬企業上云上平臺。通過應用場景牽引,培育20個以上工業互聯網綜合解決方案“單項冠軍”。夯實新人才基礎,建設“新工科”,打造10個以上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教育和實訓基地,全力打響“工賦學院”品牌。工業企業首席信息官或首席數據官在重點產業領域推廣。
??實施“工賦載體”提質行動
??打造工業互聯網頭部企業,建設服裝、建筑、工程機械、高端裝備等20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支持行業領軍企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向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支持以工業知識為核心的新制造模式,建設百個無人工廠、無人生產線和無人車間。創建標桿園區,全面推動產業園區開展5g內外網升級改造,推動松江、嘉定、金橋、普陀等建設工業互聯網產業功能集聚區,金山、青浦、寶山等建設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示范區。
??服務國家戰略,全面推進“長三角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示范區”建設,做強長三角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應用創新體驗中心。推進自貿區新片區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上海)國際樞紐建設,打造工業互聯網全球開發者社區,打造具有全球美譽度的行業標桿。
??實施“工賦服務”創優行動
??推廣云網普惠服務,支持企業和園區建設公專結合、寬窄融合、云邊協同的立體網絡體系,推動集設計、制造、服務等全鏈在線。建立工業大數據服務體系,打造10個高質量工業大數據集,面向鋼鐵、高端裝備等行業建設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建設工業算力中心,組建工業智能算法研究院。強化安全及基礎服務,建設國家工業互聯網系統與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實施“工賦生態”營造行動
??完善標準規范體系,在電子信息、軍民融合等2-3個領域創設工業互聯網建設導則;開展基于5g、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標準化試點,形成百項工業互聯網系統與產品測試(評價)標準。
??加強產融精準對接,支持商業銀行、保險機構與工業互聯網企業深度對接,創新金融產品;發揮市工業互聯網創業投資基金杠桿作用,提升“基金+基地+孵化”聯動效應,形成“生產服務+商業模式+金融服務”的數字化生態。筑牢兩化融合基礎,引導1萬家以上企業開展兩化融合自評估、家以上企業通過貫標評定。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