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智能照明行業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智能照明市場行業規模約57.57億美元,其中燈具和相關配件市場規模約為12.87億美元;2015年,全球智能照明市場規模達到78.3億美元,增長十分迅猛。按照當前發展勢頭,預計2020年可達243.41億美元,其中燈具和相關配件市場規模約為87.1億美元,占比超過5%,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0%。
國內市場方面,2022年,中國智能照明行業市場規模約為431億元,年增長率在23%左右。
▲ 2017-2022年中國智能照明行業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做為物聯網時代一種新的服務和體驗,智能照明將徹底融入人們的生活,成為智慧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聯照明是增長最快的物聯網設備,已經超出其照明的基本功能,通過嵌入ai、大數據、iot,與其他智能系統連接起來,正在轉型成為支持眾多創新應用的智能平臺。未來五年,“照明即平臺”會越來越多地用于控制、監控以及自動化系統。智能照明所提供的這些附加服務價值比照明控制和節能本身的價值高出七至十倍。
在智能城市照明中,充分發揮路燈(桿)帶電的位置資源,結合傳感器、視頻監控、顯示屏、無線通信基站、充電樁等設備,建設多功能路燈(桿)系統,按照“多桿合一”“多箱合一”“多頭合一”的原則,同步推進以道路照明燈桿為載體的綜合桿建設,規范“城市家具”,是智慧城市中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
利用物聯網通信連接技術將照明設備和相關的傳感設備連接起來,對人的信息、環境的信息、照明設備的運行信息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根據人的需求或傳感信息對照明設備進行控制。此外,智能和數據分析也帶來附加價值,不僅可以讓消費者實時查看能量消耗情況,還能夠通過移動設備控制智能物件。
基于位置的照明也是新出現的便利功能。在燈具內集成定位功能,利用燈光來判斷人的位置或占位情況。燈具在工業、商業、甚至一些戶外場所(如停車場和城市中心)通常均勻地間隔開,因此能夠完美地照射人所在的位置。將燈具的健康狀況與位置相結合,人們可以預防性地確定該燈具的維護時間,從而節省時間與資金。
通過聚合不同時間和空間的數據信息,可確定倉庫、超市甚至停車場的空間利用效率。零售商還可以根據購物者的位置選擇性地促銷產品。在智能照明系統中,人機交互的平臺、數據處理的平臺和設備控制平臺是智能照明系統的核心,也是提供照明服務的運營平臺。
來源:禾光智能科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