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地攤經濟”一個熱門話題。據相關統計,微博上“地攤經濟”的相關話題閱讀量已達12億以上。地攤經濟的火熱無形中帶火了一些行業,其中就包括照明行業。業內人士認為,地攤經濟和夜間經濟相輔相成,“有黑夜就需要光明”,燈光不僅可以照亮夜間人行道和攤位,還能營造氛圍,吸引人流量從而帶來消費。地攤經濟的興起,可以說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城市夜間照明經濟,為照明行業帶來新的商機。
“點亮”夜間經濟照明成為剛性需求
華燈初上,市區大小夜市開始人頭攢動,叫賣聲此起彼伏,分外熱鬧。夜市是一座城市的精華,記錄著城市的悠閑姿態,讓城市更加富有生機活力。
作為激發新一輪消費升級的重要舉措之一,“夜間經濟”成為擴大消費、繁榮市場、創造就業崗位、滿足居民生活需要的民生工程。尤其是在疫情之下,復蘇“地攤經濟”、推動“夜間經濟”已經成為一種自上而下的政策導向,是促進經濟發展、釋放人們消費需求的民生之本。
夜間消費行為需要有最基礎的光線保證,“點亮”夜間經濟,就離不開燈光輔助。隨著夜間經濟興起,城市亮化工程也在源源不斷更新,各種文旅照明和景觀照明,在照亮城市的同時,也“點亮”了文化。而今,“地攤經濟”卷土重來,應急燈、太陽能燈、手提燈、手電筒、頭燈、led充電燈、移動電源等適用于地攤照明的移動燈具又備受青睞。
業內人士表示,穩定、節能且賞心悅目的照明技術與照明設備,已經成為夜間經濟的剛性需求。經濟活動強度越大,燈光亮度越明顯。
各地政策加碼照明行業或迎風口
為了應對疫情沖擊下的就業危機,全國各地松綁“地攤經濟”,進一步推動夜間經濟復蘇發展。
福建省推出《關于進一步促進夜間經濟發展九條措施》,提出要“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鼓勵主要商圈和特色商業街……適當延長營業時間,開設深夜營業專區、24小時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飲街區”;浙江省發出《關于開展省級夜間經濟試點城市創建工作的通知》,加強夜間經濟整體規劃布局、打造地標性夜生活集聚區、創新夜間經濟業態模式、提升城市綜合配套保障水平、優化夜間營商消費環境;天津印發《天津市發展夜間經濟十大工程》,提出充分發揮夜間進行消費活動“黃金時段”的優勢,進一步提升城市活力,激發消費潛力,拉動經濟增長……
另一方面,為助力經濟發展,不少夜市管理方還通過延長照明時間、增加照明亮度,盡可能地拉長夜經濟的時間段,讓廣大商戶利用拉長時間段彌補前期的一部分損失,助力商戶復工復產。
來源:泉州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