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到手機、電腦,大到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無一不需要鋰電池為自身的運轉提供動力。鋰電池的主要構成材料包括電解液、隔離材料、正負極材料等。正極材料占有較大比例,因而正極材料的性能直接影響著鋰離子電池的性能,其成本也直接決定電池成本高低。青島乾運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順應產業發展趨勢,專注鋰電池正極材料研發16年,其客戶包括了寧德時代、珠海銀隆、恒大新能源等知名新能源企業。
成立于2003年的乾運高科源自清華大學的科研成果轉化項目。2005年,乾運高科正式投產。彼時,消費電子產品還未像如今這樣遍地開花。公司創始人孫琦瞄準了這一領域未來巨大的發展前景,自此開始了深耕鋰電池正極材料之路。進入千禧年后,手機、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等電子產品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這也讓與之息息相關的鋰電池產業迎來了騰飛。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正極材料產量約為32.3萬噸,同比增長49.54%。其中三元材料以93.85%的增速,成為2017年增長最快的正極材料,鈷酸鋰產量增速為17.65%。此外,從產值來看,2017年國內正極材料產值413億元,同比增長98.56%。
2005年,乾運高科生產線正式投產,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其產能已經達到10噸/年。乾運高科以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為主要產品,擁有完整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制造體系,以錳酸鋰、鎳鈷錳酸鋰(三元)材料為主,能夠為客戶提供型號多樣、規格豐富的鋰電正極材料產品,并針對不同產品的性能提供技術支持服務。公司鋰電池正極材料產品可廣泛適用于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新能源物流車、大型不間斷電源、航空航天電源等大型動力電池、儲能電池、以及筆記本電腦電池、手機電池、數碼產品電池、礦燈電池等鋰離子電池。
深耕研發不斷推出新產品
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生產過程并不算復雜,但研發過程卻并不簡單。在乾運高科的園區內,有一棟嶄新的大樓。這棟樓將用于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自公司成立之初,研發就占據著重要地位。在鋰電池新材料領域,產品類別多,單一材料改性方式也多。研發能力對于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只有在研發領域的不斷突破才能掌握“主動權”。
智能制造為企業發展“賦能”
強大的研發能力也離不開生產的支持。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018年發布的《動力電池藍皮書》指出,隨著中國鋰電市場規模的擴大,鋰電裝備行業正朝著高精度、高安全性、標準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智能制造可以提高電池企業的產品質量,提高制造安全性,降低生產成本,因此對提升動力電池企業的整體競爭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2018年,乾運高科投資1億元上馬4條自動化生產線,公司的生產線由原先10條生產線增加到了14條,產能再次被釋放。
走進乾運高科的生產車間,14條生產線正開足馬力生產,以應對源源不斷的市場需求。在去年新上馬的全自動生產車間,偌大的車間幾乎很難尋覓到工人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機械手嫻熟地將成品從生產線上取出,并在指定的地點擺放出整齊的形狀。在生產線最核心的燒結環節,配備了多個溫度計,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溫度計上的數據進行精準控溫。
孫慧英介紹,掌握好溫度是確保產品質量的關鍵,相較于此前的生產線,全自動生產線可以對產品的生產實現更加精準的控制,進一步提升了產品質量。此外,當前一些新型的鋰電池正極材料對生產工藝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自動生產線的上馬提升了產品的科技含量,助力企業推出更多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
打造千億電池產業鏈
深耕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乾運高科已成為行業發展標桿。其主導產品錳酸鋰,技術國內領先,質量穩定可靠,市場占有率一直遙遙領先,銷量已連續八年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公司被評為“中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企業10強企業”。盡管取得碩果累累,但對于乾運高科來說,在對鋰電池正極材料領域的探索卻沒有止境。
當前,新能源汽車已成為了汽車領域發展的大勢所趨,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決定了汽車的品質。研發適用于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也成為了當前各大電池廠商的“頭等大事”。新能源汽車電池并非易事,除了要在品質上達標外,同時還要能滿足車企巨大的供貨量。
除了繼續加強研發力量外。乾運高科還期望能在產業上下游做更多探索。孫慧英介紹,下一步公司將打造新能源電池產業園,并吸引鋰電池領域上下游企業入駐該園區,打造鋰電池新材料千億產業鏈。
來源:網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