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炎炎夏日,隨著高溫天氣的增多,杭州市蕭山地區用電需求量變大,用電負荷節節攀升。往年這個時候,都是國網杭州市蕭山區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班最忙碌的時候。但夏季帶電作業工作難度較大,厚重的防護裝備使得每一次帶電作業都是對作業人員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雙重考驗。“常常一次作業下來,我們的作業人員衣服都濕透了,有時遇到比較復雜的故障,因為害怕帶電作業人員中暑,還需要中途更換人員進行搶修。”說起夏季保電工作,帶電作業班丁洪感慨萬分。但今年,一個帶電作業機器人的出現將改變這種狀況。
“這就是帶電作業機器人,它能突破作業環境的限制,一鍵自動搭接分支線引線,實現智能配電網運檢方式,減輕作業人員的工作量和降低相關安全隱患。”7月30日,在國網杭州市蕭山區供電公司配電分公司實訓場地,公司運檢部鄔曉威正在對帶電作業機器人進行評估和檢測。這個小小的機器人,可以勝任各種高風險作業,它不僅能夠克服地形、桿塔等環境的限制,還能在夜間、小雨(霧)天氣、高溫天氣等風險系數較大的作業場景進行帶電作業。
“神器”雖小,作用卻大。工作人員只需通過遠程操控,帶電作業機器人就可自主完成帶電搭接分支引線功能。值得一提的是,該帶電作業機器人由國網杭州市蕭山區供電公司自主研發。別看它貌不驚人,卻實實在在解決了帶電作業的大問題。據統計,2019年國網杭州市蕭山區供電公司帶電作業中簡單的帶電拆搭頭作業占據全部10(20)kv架空線路帶電作業總量的70%以上,而該帶電作業機器人技術可適用于大部分的帶電作業場景,將極大地提升智能化不停電作業能力。面對未來,鄔曉威信心滿滿:“接下來,我們將對帶電作業機器人進一步優化,最終實現5g遠程操作,提升人機交互能力,并以蕭山配電網為試點,逐步擴大推廣范圍,讓配電網運檢更加智能可靠!”
而這只是國網杭州市蕭山區供電公司運用智能運檢賦能高彈性電網的一個部分。在湘湖電纜隧道,一種5g智能巡檢機器人與無人機相結合的新的配網巡檢方式已經應運而生。5g智能巡檢機器人充分利用5g高帶寬和廣連接的特點,不僅可對湘湖電纜隧道開展環境、電網設備狀態等狀態量監測的實時全息感知,還可對海量電網設備運行及狀態信息進行全采集、全分析,建立區域電力大數據可視化應用平臺,開展設備運行狀態主動預警、故障快速研判定位,實現故障秒級自愈及非故障區域恢復供電。“智能運檢正讓我們的電網更加安全可靠!”國網杭州市蕭山區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5g、無人機、機器人等高新技術的應用,正為高彈性電網注入科技力量,從靈活規劃網架堅強到源網荷儲彈性平衡,再到智能運檢數智賦能,一張高承載、高互動、高自愈、高效能的高彈性電網正在緩緩鋪開,為全面建成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做好充足準備。
來源:杭州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