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五號遙四火箭托舉我國自主研發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火箭飛行約2167秒后,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如以往的重大航天發射任務一樣,中鋁集團所屬多家企業再次發揮自身優勢,承擔了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以及“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關鍵材料的研制生產任務,助力中國航天取得新的突破。
為保證“天問一號”順利升空,用于搭載其升空的長五遙四火箭使用了與長五遙三火箭相同的材料。中鋁西南鋁鍛造的直徑5米級鋁合金整體鍛環和多個型號的板材,中鋁東輕生產的儲箱材料、高強機體環形鍛件、關鍵結構連接件型材以及承壓導油管材等重要鋁合金材料,中鋁西北鋁研制生產的關鍵結構連件型材等重要鋁合金材料,中鋁洛陽銅加工自主研制的耐高溫銅合金材料和中鋁沈加提供的大尺寸鋯銅合金材料,繼今年6月23日助力北斗系統第55顆衛星發射圓滿成功、全球組網后,再次應用于長五遙四運載火箭,為我國首次火星之旅貢獻力量。
此外,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中,中鋁西南鋁還為探測器提供了蒙皮板、自由鍛件、超大規格板、鍛環、鋁鋰合金等高精尖鋁材,分布在“天問一號”的各個關鍵部位上。這些鋁合金材料具有密度低、彈性模量高、耐腐蝕、焊接性能好等多種優異性能,在航空航天等領域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由于技術要求高、生產難度大,此前只有少數國家能夠生產。
據了解,相比月球探測,火星的距離更遠,環境也更為復雜,探測的挑戰也更為嚴峻。“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后,需要經過約7個月的飛行才能抵達火星,進而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