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滿足用電需求,世界上數千萬里的配電和輸電線路縱橫交錯,將電從發電廠運到家家戶戶。當我們對這一切習以為常時,可能未曾想到,每年,有數百萬計的鳥兒死于與這些電線的碰撞。
近日,中國綠發會研究室小編看到有專家痛惜:某種鶴類的幼鳥因撞擊輸電線死亡,解決這個問題刻不容緩。鑒于專家不愿報道此案例,這里我們來拉長焦距,看一下整個問題的大背景。
小編在網上檢索了一下發現,鳥類撞擊電線致死的情況并不在少數。輸入“birds collide into lines”有208,000,000個檢索結果。
(圖:輸入“鳥類撞擊電線”的英文檢索結果,檢索時間:2020年3月31日)
有報道顯示:2012年,這些風力發電機殺死了近60萬只鳥類,從金雕到候鳥。預計到2030年或之前,渦輪機數量將增加10倍,因此可以預計每年的鳥類死亡數量將達到140萬~200萬。數十萬或數百萬的鳥兒可能死于撞上輸電線路、或者是輸電塔,而這些電線和輸電塔,是用來將電能輸送到電網中的、給千家萬戶供電的。
一項研究顯示,當火烈鳥、鸛、鵜鶘和其他候鳥飛入電力線時,全世界有數以千萬計的火烈鳥、鸛、鵜鶘和其他候鳥被殺死。[2]
綠會小編查看美國魚類及野生動植物管理局(usfws),發現一個官方數據:據目前估計,美國每年有800萬~5700萬只鳥兒因與電力線路相撞而死亡。再加上觸電對鳥類的影響,電力線路造成的鳥類死亡一直是一個長期存在的鳥類保護問題。該文還引用了新華社的報道,“世界上大約有4300萬英里的電力線。”法新社的報道,“南非每年有12%的藍鶴在飛入電線后死亡,而藍鶴是南非國鳥。”[5]
(上圖:美國fws.gov的電線對鳥類的威脅的頁面。)
鳥兒的“世界觀”,與人類很不一樣。當它們只是在周圍飛行,而不是成群結隊的時候,這個概念就和我們人類走路時不會互相碰撞一樣,一般沒事兒,不至于后腳撞前腳。但是當它們成群一起飛時,它們會預期其他鳥的行為并做出相應的類似反應。此外,鳥類飛得更快,盡管它們能看到更遠的地方(鷹和其他猛禽的視力比人類平均水平高出4到5倍),這意味著它們的反應距離也會更長,飛到電線附近時可能來不及改變飛行慣性、作出及時反應。
生態環境好不好,首先要看鳥。隨著電力基礎設施繼續增加,解決鳥類和電力線之間的沖突仍然是全球鳥類保護工作的一個重要重點。我們并不是說:不要用電;而是要尋求可持續的解決方案,也就是說,盡量的減少“生物多樣性足跡”、環境代價——
比如,每個消費者都可以試著減少對電的浪費,隨手關燈,因為發電、用電實際上是有著巨大的“生物多樣性足跡”的,盡管我們看不到。
又比如,電力項目在建設的時候,是不是可以考慮到為鳥兒提供一些視覺上的警示,有效地去降低撞死的幾率?
文/littlejane 審/綠宣 編/angel
【參考鏈接】
1. bird collisions
2. report: millions of birds killed by power lines
collisions cause power outages and can even lead to wildfires
3.
4.
來源:澎湃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