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張晉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在城市中,路燈是如此常見,以至于我們往往會忽略它們。但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路燈會擁有智慧?擁有智慧的路燈會為我們的城市生活帶來哪些改變?粵港澳大灣區博士后科技創新(南沙)公共研究中心信息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農科院特聘研究員張晉帶來分享《用智慧路燈,織就城市神經網》。
張晉演講視頻:
以下為張晉演講實錄:
大家好,我是張晉,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博士后科技創新公共研究中心。
“物聯網”這個概念,大家并不陌生,我首先跟大家分享一個關于物聯網的愛情故事。
1080 607 >
一個深情的小男孩愛上了一個漂亮的小女孩,每當男孩思念女孩的時候,他就利用互聯網給女孩發信息:“親愛的,我想你了”。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通訊可以用互聯網絡來完成。
在物聯網時代,一個設備愛上了另一個設備,也會發信息:“我想你了。”設備之間的通訊靠什么來完成呢?答案是物聯網,于是就有了物聯網的誕生。
相比互聯網,物聯網最重要的是解決了物與物、人與物之間通信的問題。
1999年,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提出了“萬物皆可互聯”的概念,這是物聯網最早的雛形。國內物聯網的研究大約從2015年開始,那時我剛剛博士畢業,我也是從那一年開始進行物聯網的研究。可以說,我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了物聯網事業。
1080 607 >
提起物聯網,我們就不得不說一個概念,叫做“數字城市”。
數字城市由城市基礎網絡、城市海量應用以及城市科學大腦三部分組成。其中,城市基礎網絡對接了城市的海量應用,然后將信息傳輸給城市科學大腦;城市科學大腦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判斷、決策,最終完成整個智慧城市的運營。所以,城市基礎網絡是整個數字城市的信息通道,有了信息通道才形成了網絡。
我和網絡的結緣其實源于我的“不務正業”。
為什么這么講呢?
我本科和碩士都就讀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但我并沒有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對數學的研究上,而是希望把數學應用到生活中。所以在讀碩士時,我加入了學校一個激光衛星通信的研究團隊。
一個學數學的人要去進行通信網絡的研究,其實是一件難度非常大的事。
但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我們需要用科學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我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1080 720 >
我學習了通信網絡大多數的基礎知識,差不多每天都在實驗室待16個小時以上,很快就成為了小組的一名核心成員。小組當時一共有18位核心成員,我是唯一一位碩士研究生,這樣一來就奠定了我在小組的科研地位。我們研究的項目最終通過了國家的驗收,還取得了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偉大、非常有意義的項目。這個項目也成就了我,讓我對網絡更感興趣。
所以當我再去讀博士的時候,就更加不務正業了,選了一個壓根跟數學完全不搭邊的專業——計算機網絡。
在讀博士過程中,我就開始思考,計算機網絡究竟要研究什么?
是一個算法嗎?是一個局域網嗎?是一個路由協議嗎?
都不是。
我們真正要研究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網絡,是我們城市中的網絡,是我們地球上的網絡,也就是今天講的數字城市。
1080 607 >
數字城市究竟是怎么構成的呢?
城市科學大腦連接了城市運營大平臺、城市管理大平臺和城市應用大平臺,這三個平臺再連接旅游、環境、農業,工業、應急指揮、大健康等等各方面行業和應用。隨著應用的增多,數字城市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所以說,網絡的研究讓我重新認識了整個城市,也重新認識了我的生活。
1080 607 >
經過許多調研,我們發現城市級神經網絡的最好載體是路燈,因為路燈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在夜晚帶我們走過漫漫長路。如果我們把一些基站和設備部署在路燈上,就可以形成具有感知化、互聯化、智慧化的智慧路燈,建設起城市級的神經網絡。
1080 607 >
智慧路燈具備pm2.5檢測、光照度監測、安全監控、溫濕度檢測等環境因素收集的功能,也可以進行停車位、沙井蓋、路燈信號的管理監控。
借助智慧路燈,我們形成了城市級的管理和運營平臺。通過路燈的充電樁,我們可以為停在路邊的新能源汽車充電;通過路燈上的一鍵呼叫系統,我們可以在發生危險的第一時間向急救人員求救;通過智慧路燈的人機交互系統,當我們需要查找信息的時候,可以與數字世界、信息化的世界進行溝通。因此,智慧路燈為搭建城市神經網絡提供了非常寶貴的資源和載體。
1080 607 >
我為什么會選擇智慧路燈進行研究呢?這源于一次旅行。
當時,我帶著女朋友去一個城市旅行,兩個人牽著手漫步在街頭,非常浪漫。但人行道上林立著各種桿子,有監測環境的、有監測噪聲的,還有采集街道視頻的。所以我沒有辦法一直牽著女朋友的手——
“為什么你跟我漫步的時候總要松開我的手?”
“不松開不行,不松開就撞電線桿上去了。”
這個問題引起了我的反思。
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我們要學會用科學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我們希望把所有的物聯網設備聯到一個載體上,通過這個載體來收集整個城市的信息,就像我們身體每一處神經會通過知覺和觸覺感受外界信息。智慧路燈也是一樣,它創造出一個神經網絡,讓我們感受到城市每一個角落都在發出信息,最終把信息匯聚到城市大腦科學中心。
1080 607 >
有了這樣的想法,我們就開始進行智慧路燈的研究。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發現智慧路燈不僅僅是把所有物聯網設備結合。我們希望城市的神經網絡將信息傳輸給城市大腦科學中心,讓城市大腦科學中心像人一樣思考。
但是在傳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非常嚴重的網絡安全問題。
2015年,美國一輛吉普車在高速公路上奔馳。突然,司機發現汽車空調以最大的風量、最低的溫度向他釋放冷氣,同時汽車電臺被調到了當地嘻哈音樂的電臺,接下來汽車失去了動力,也就是說他踩油門已經不管用了。這時候司機就感到特別無助,因為他的汽車已經被劫持了。
其實我覺得他不僅僅是無助,還有絕望。為什么?因為他行駛的不是高速公路,有可能要走完漫漫的人生路。當這類危險來臨的時候,我們會感受到物聯網安全是多么重要,如果沒有一個安全的保護,我們的信息將有可能被泄露,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危害。
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呢?
1080 607 >
現在整個智慧城市系統仍然在使用中心化存儲的方式,數據很可能被泄露、流失或篡改,甚至可能導致系統的崩塌。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區塊鏈技術和可信計算是解決安全問題最好的工具。
我們通過一些智能合約的手段,實現了數字城市物聯網數據的分享。我們團隊在現有區塊鏈算法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改進后的算法可以抵御量子攻擊。因此,我們使用區塊鏈技術保護了數據的隱私,也使數據防篡改、更安全、更有效。
1080 607 >
我們不僅在算法協議上進行了研究,還利用可信計算的方式進行了安全芯片的研發。大多數物聯網終端設備都是低功耗的設備,不支持高功率的安全算法芯片以及安全算法。這樣一來,我們如果想保證物聯網終端設備的安全,就要給它一個輕量級的安全算法和更有效的安全協議。
我們現在研究的物聯網安全芯片使用了大數乘法的方式,根據目前仿真實驗的結果,它不需要中間結果的存儲,在一個時鐘周期內就可以完成一次大數乘法的運算,同時所消耗的能源比傳統辦法節省了60~80%。因此,我們目前的安全芯片能保證物聯網終端傳輸信息的安全。
1080 607 >
所以大家一定要相信,未來的數字城市,未來的物聯網,一定是一個安全的世界,能為大家提供一個便捷、有效、宜居的環境。
對于未來的數字城市,我們有很多種暢想:有5g網絡,有無人駕駛汽車,有自動送快遞的無人機,有可以監控到城市各個角落的無人車、無人船等,但所有的這些都離不開城市的基礎網絡。今天我們用智慧路燈搭建了一張城市的神經網絡,明天這張神經網絡將會為未來的數字創造更大的價值,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空間。
謝謝大家!
1080 720 >
作者:張晉
編輯:yuki、凝音
在“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后臺回復“演講”,或者點擊菜單欄“演講”,即可看到更多科學家演講。
900 1982 >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242 >
喜歡記得點“在看”
【擴展閱讀】抬著90歲老人去領退休金,這樣尷尬的事,我們不想再看到了|鄔曉鈞
閱讀原文
原標題:《我想用科學的辦法,解決情侶牽手撞電線桿的困境 | 張晉》
來源:澎湃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