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生產現場會上,各種新型農業機械裝備來回穿梭作業。
人勤春來早,農事催人忙。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開平各地群眾搶抓時節開展春耕生產,整地、搭棚、追肥、育秧、覆膜、下種……到處呈現一派忙碌的場景。3月12日,開平市在長沙街道平原村委會召開2020年春耕生產現場會,全力推動春耕生產,穩定糧食、蔬菜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供應,為全年農業豐收豐產打下良好基礎,助力疫情防控。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敖轉優
當天的春耕生產現場會以現場觀摩、交流為主。農田的一邊是水稻育秧、機插秧現場,另一邊則是無人機、智能插秧機等新型農業機械裝備來回穿梭作業,內容豐富、實用性強、直觀生動。開平市通過春耕生產現場會,向社會傳遞政府、企業、農民三方共同推進春耕生產的信號,動員全市搶抓時節、不誤農時,迅速掀起春耕生產行動高潮。
會上,工作人員根據定點信息設置智能插秧機行駛路線,將秧苗放上智能插秧機兩側的載秧臺。啟動后,智能插秧機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按照設定路線行進,栽下一行行整齊的秧苗。據悉,針對智能插秧機,農民購買享有一定的補貼。
“今年春耕,開平市預計投入農機總動力8.67萬千瓦時,機具數量0多臺(套)。預計完成機耕面積約36萬畝,機耕率達99%;機插秧、機直播、無人機直播面積約20萬畝,水稻機械化種植率超過50%。”開平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服務站站長謝嘉豪表示,開平市將繼續落實好中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投入補貼金額195萬元,補貼比例約為農機售價30%,為農民減輕負擔。
今年以來,開平市圍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菜籃子”穩產保供、春耕備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春耕生產形勢良好。目前,全市已就位化肥2萬多噸、農藥150噸、農膜200噸、水稻玉米雜交種子40噸,貨源充足,完全可滿足春耕需求。截至3月10日,全市水稻播種育秧已全面完成;稻田整耕18萬畝,已完成六成;插秧面積0多畝,3月中下旬將進入大插秧期,預計清明節前可基本完成插秧任務;蔬菜、玉米、花生旱作物種植基本完成。據悉,今年春耕生產進度總體比去年快3-5天。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耕主動是爭取全年農業農村各項工作主動的關鍵。開平是農業大市、產糧大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春種農作物面積達48萬畝,占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近五成,其中,水稻30萬畝,蔬菜8萬畝,其他玉米、番薯、大豆、花生、花卉等旱作物10萬畝。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開平市統籌抓好農業生產各項工作,確保不誤農時完成春耕生產任務;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性農業保險等惠農政策,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
來源:江門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