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積極細化落實復工措施,在確保防護措施到位的前提下,根據發展需求,采取“機器換人”策略,最大限度發揮自動化生產線等智能裝備、智能機器人的作用,有序推進企業復產復工。
3月2日上午,在鹽城福匯紡織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繁忙的生產線上卻只見零星幾名戴口罩的工人。這家以自動化生產為主的“智慧工廠”,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生產“主力軍”是流水線上700多臺工業機器。
鹽城福匯紡織有限公司生產廠長暢行軍說:“我們廠因為自動化程度比較高,每個員工值守兩到三臺設備,基本上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得比較寬,所以對防疫是比較有好處的。”
據了解,為提高行業競爭力,2019年年底,福匯紡織投資上馬了中央集成智能加料控制系統生產線,目前已經投入量產。和傳統設備相比,它減少了對人工的依賴,因此在復產后,企業很快就能恢復正常運營。目前該公司日產能超60噸,預計全年可以實現銷售10億元。
“機器換人”有利防控更有利生產。在江蘇鴻凌達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20臺機械設備全部開足馬力。雖然員工沒有全部到崗,但是企業剛剛技改投入使用的自動化pi復卷機生產線已經使產能恢復到100%。
江蘇鴻凌達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經理陳瑤說:“我們的自動化程度比較高,能夠維持正常生產,對于整個疫情防控方面壓力減輕了很多,下階段,我們將增大投入,對自動化產能進行設備升級,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提升我們的自動化能力。”
來源:中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