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快評
本期點評:小魯
■實事求是
新聞:10日《工人日報》報道,雄醫生在家猝死未被認定工傷事件,近日有了最終結果。3月7日,《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政府行政復議決定書》決定:“雖然死亡時間是13日凌晨,但發病時間是在12日下班后,應綜合考慮抗疫特殊期間的工作情形,可以認定其死亡屬在工作時間、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死亡的情形,符合《工傷條例》第15條第一款第(一)項‘視同工傷’的情形。”“不應機械地界定‘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予以認定為工傷”。
點評:這個結果讓人欣慰,也讓一些人喊意外,意外在認定的理由——之前不認定為是“工作時間”,如今直接反轉。此前,加班后回到家中猝死的,一般都會被拒認工傷,而此次認定明確“不應機械界定‘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這是一個實質性突破。
突破的目的,可不是隨便打破法規規定,而是體現人文關懷,表彰他為抗“疫”作的貢獻。
■長遠防備
新聞:10日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3月9日,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表示,當前新冠肺炎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地區蔓延,病例數超10萬,新冠肺炎成為大流行病的威脅已變得非常現實,但這將是歷史上第一個可控制的大流行病。遏制新冠肺炎只是時間問題,呼吁各國盡最大努力。
點評:一旦新冠肺炎會成為日后難以消滅的大流行病,那么,在特效藥或者疫苗沒有普及之前,過去一個多月時間里采取的一些非常措施,或會成為至少是某些區域日后定期或不定期的常態舉措。
這種情況會不會真的發生,如今依然是一種假設,但在制度層面上有必要做好應對萬一的準備。要實現可操作、有實效,通過反思教訓、總結經驗,應該是最直接、也最可靠的路徑。
■眼前任務
新聞:3月8日梨報道,河南洛陽數萬游客涌入隋唐城遺址植物園賞花。工作人員稱,當天超過5萬人次游客陸續進入,進門必須戴口罩。但發現游園時有人干脆摘掉口罩,和同伴貼臉合影。
點評:這則新聞引起不少人擔心。有游客不服了,“洛陽已經22天0新增0確診0疑似0密切接觸,這個公園占地2800多畝,即使有5萬游客,也根本不會擁擠的。”想說的是,即便如此,還是不能大意,有條件的開放,逐步放開,戴好口罩,確保不會功虧一簣。
不過這也提出一個議題,隨著疫情防控局勢整體向好,有的地方根據實際情況,通過分區、分級、分人,在依次推行不同的管控力度,也有不少地方依然在實行統一的高壓管控,比如滯留疫情嚴重地區的外地人面臨很多實際困難,那么,屆時逐步松綁的具體操作規則是什么?如果有反復,該怎么應對?跨區域銜接又需做哪些銜接?這些對策需盡快提上日程。
來源:和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