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口罩供不應求之時,2月18日,四川新蓉電纜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新蓉電纜”)總經理李紅燕下一個決定:轉產口罩鼻梁壓條。兩天后,腦海中的想法變成現實中的產品。在成都市青羊文家街道,新蓉電纜的機器不斷運轉,鼻梁壓條在這里從無到有,現在的日產能力可達四百萬個。
443 259 >
作為成都市“三八”紅旗手,李紅燕告訴記者,這次轉產要對現有設備實施技改,還要增加部分設備,共計投入約兩百萬元,短時間內不可能回收成本。轉產的決定并非聚焦經濟效益,而是盡一份社會責任。在這場防疫戰斗中,女企業家群體是一股柔韌有力的力量。她們有給湖北供應商寫信的細心舉動,也有一呼百應的捐錢捐物,還有大膽轉產的當機立斷。
記者跟隨李紅燕來到廠區,這里已經有序復工。路過電纜生產車間,設備正在運轉生產,部分電纜已經裝車,準備運走。走到鼻梁壓條生產車間,生產線也正在生產。新產品經理呂剛用手摸著生產線上的鼻梁壓條告訴記者,他每天都要檢查產品技術質量是否符合要求,包括鐵絲不能外露、金屬條表面光滑、不能有疙瘩或毛刺等。
475 314 >
“從電纜轉產到鼻梁壓條,技術標準,生產工藝完全不一樣。”李紅燕說,新蓉電纜的產品主要應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如軌道交通所用的電纜。鼻梁壓條對企業來說是一種全新產品。2月18日,公司成立了“鼻梁壓條專項攻關小組”。僅用了兩天,產品一次性實驗成功。
要轉產鼻梁壓條,必須要設計新的模具。呂剛手里拿著一個圓錐形模具,這是他和團隊自主設計的。圓錐尖部有一個小孔,直徑只有0.6毫米,從小孔里面源源不斷生產出來的鐵絲直徑只有0.5毫米。
“現在我們的模具消耗很大,每天至少換一個。”呂剛說,以前生產電纜的銅絲,銅對鐵接觸,只會消耗銅,對鐵制模具造成的磨損較小。現在生產鐵絲,鐵對鐵的磨損很大。目前公司從上海訂購了一批新模具,使用壽命更長,至少能用半個月。
455 281 >
據悉,現在市場對口罩原材料供不應求。從無到有,目前該企業鼻梁壓條的日產量已達四百萬個,已接到省內外多個口罩生產企業的訂單。
早在2月3日,新蓉電纜首批35名員工已復工復產。其上游供應商之一——湖北精益高精銅板帶有限公司位于十堰市,復工還不知是何日。“我們年前給他們下達了價值近20萬元的訂單。如果按照合同約定,他們不能如期交貨,我們完全可以取消訂單,況且銅價每噸已經下跌幾千元。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絕不可能這樣做。”李紅燕說認為,在疫情中,沒有一家企業可以獨善其身。只有互相幫扶,才能渡過難關。
作為女性企業家,李紅燕心細,2月21日給湖北合作伙伴寫了一封慰問信:“我們承諾在貴公司復工復產后,一如既往地保持合作關系,并優先將訂單下達給貴公司,盡一點我們的綿薄之力……”結尾,落下了她的個人印章。當天,李紅燕便收到湖北精益高精銅板帶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家勝的回信:“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看著溫暖的文字,心就變得更加堅強。”感謝信中還提到,目前該企業無一人感染,先后兩次向十堰市政府遞交了復工申請。160名員工已整裝待發,力爭在疫情過后的第一時間復產。
來源:中國經濟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