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韋爾奇在《商業的本質》中認為,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夢想著成為企業家,像企業家那樣去思考問題,并付諸行動。但缺乏國際知名品牌是中國在今后10年里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虎嗅注: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3月2日最新報道,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前董事長兼ceo杰克·韋爾奇(jack welch)去世,享年84歲。他曾領導通用電氣20年之久,期間通用電氣的市值從120億美元升至4100億美元。
杰克·韋爾奇在《商業的本質》中認為,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夢想著成為企業家,像企業家那樣去思考問題,并付諸行動。但缺乏國際知名品牌是中國在今后10年里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韋爾奇新提出的一個無比簡潔而強大的領導力模型:truth and trust。這種簡稱為t2的模式包括:1.真相與信任,2.不斷地探求真相,不懈地建立信任。
文 / 程明霞 ,原文發表在 linkedin,虎嗅獲作者授權發表,本文首發時間:2016年8月27日。
杰克·韋爾奇已經越來越像個老怪物。他沒有因年事漸高而減少行程,也從不因非議如潮而收斂言行。81歲的韋爾奇現在仍然滿世界飛:演講、咨詢、接受媒體采訪、參加電視辯論、輔導陷入困境的ceo、指點職場迷茫的年輕人,——儼然無所不知的商業教父,似乎永遠真理在握。對了,身邊還有小他24歲的第三任太太蘇西(suzy welch)如影隨形。57歲的蘇西同樣精力充沛、頭腦敏銳、伶牙俐齒,風頭蓋過大把年輕女孩。
兩人所到之處總是風景,常有爭議:無論宣稱ceo就是應該支取巨額薪酬;還是直言董事會里女性太少,是因為女人生孩子耽誤了工作,——這些都沒少被知名博主與普通網民大肆吐槽。
然而,知無不言且語出驚人,大概不是韋爾奇被嫌棄的關鍵,不少人厭倦他的面孔與聲音,大約是因為他的時代已經過去。雖然身為20世紀貨真價實、當之無愧的最偉大的ceo之一,他所代表的是工業時代的規則與秩序,是大公司與流水線所散發的刻板、壓抑的氣氛。
而今天的時代是技術極客的時代,是創業者的時代,是年紀輕輕憑借幾行代碼就可能一夜暴富的年代。美國高中生或大學生隨手開發的軟件,被硅谷巨頭巨資買下的故事越來越多。前ft美國版主編、商業作家弗里蘭(christia freeland)對此有一句精彩的概括,“if you are very very smart and very very lucky, you can get very very rich very very quikly.”
年輕一代的偶像是睥睨世界、打破規則的喬布斯、馬云、扎克伯格和馬斯克。像韋爾奇那樣從青春到古稀在一家巨無霸公司耐心攀爬、鞠躬盡瘁的經歷與經驗,在如今的年輕人眼里既愚蠢又乏味,沒有人想要成為他。他是職業經理人的黃金時代的勝利者。而更年輕的一代,甚至對蘋果、谷歌、facebook都缺乏興趣,他們渴望親手創造一只獨角獸,或者至少加入一家獨角獸公司。
所以,看到韋爾奇在80歲之際再出新書《商業的本質》,我也以為這不過是遲暮英雄的老生常談。
書中的確有一些老生常談:不惜一切實現公司增長,是韋爾奇商業理念中不滅的主線;五張幻燈片的戰略制定法、卓越商業領袖核心素質的“4e+p”,都基本是《贏》中內容的重復。這本書里也看不到充斥商業媒體的各種時髦詞匯。相較市面上各種新概念橫飛的商業讀物,《商業的本質》中的概念與理念一眼望去如此陳舊而沉悶。
如果就此止步于這本書,我只能說,你錯過了太多。如果留意到韋爾奇這本書相比之前去除、新增與反復強調的內容,就會發現這本書真正的價值:這是一本傳承了管理的基本常識與商業的不變本質,同時加入了信息時代新生變量的一部指導手冊,它務實、樸實、普適,幾乎適合商業世界的所有人,無論你現在是何種身份、何種處境。
韋爾奇夫婦顯然沒有停留在上個世紀,他們對這個新時代有豐富的觀察和準確的理解。對于曾經無比癡迷的“六西格瑪”,韋爾奇已經絕口不提;這本書也幾乎沒有任何互聯網時代的術語與熱詞,什么大數據啦、人工智能、vr、分享經濟或者物聯網。互聯網給整個商業世界刷上了一層新的油漆,而韋爾奇夫婦在這本書中剝掉了表面涂層,告訴你真實的商業世界到底變了沒有,變在哪里。
讓我們隨便看幾條他的洞察和建議吧:
“科技”和“人”對商業產生的驅動作用非常顯著。——這句話說得實在是太平淡了。然而,那么多深陷增長與轉型泥潭的焦慮的傳統企業主,可聽懂了這句話?
要消除公司里單調乏味、愚蠢壓抑的官僚主義風氣和等級制度,不要讓員工把大量精力耗費在瑣碎繁重、沒有意義的工作上。——嗯,這是講給老板的話,卻是對所有職場人的良心之舉:機器人很快會取代人類去做所有瑣碎而缺乏創意的工作。如果你的老板還在讓你做此類工作,你最好在他買回機器人之前,先炒掉老板。
在太多公司里,我們仍然看到它們的組織結構圖并不符合現實需要。風險管理經理被置于重要決策圈之外。……相似地,在太多公司里,領導者都不愿讓首席信息官參與關于公司戰略的對話。……如果風險管理部門和首席信息官被邊緣化,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你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公司可能已經遭到了重創。……也就是說,在現代社會里,任何一個公司都應該重視it部門和風險管理部門,要招聘這些方面的優秀人才。很難想象哪個公司不需要這類部門。——隨便問一位cto或者cro,他都會告訴你韋爾奇說出了他的心聲。隨便問一位ceo,他可曾讓cto與cro參與公司戰略制定與重大事項的決策?不要等公司因技術薄弱與風險失控而遭遇毀滅性打擊時才追悔莫及。
對于硅谷的許多企業而言,災難性的、突如其來的“顛覆”都是家常便飯了。對于這種情況,還有個專用縮略詞wfio(we’re fucked, it’s over的縮寫:“我們玩完了,結束了”)。——wfio差不多是韋爾奇整本書中唯一的新鮮詞。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夢想著成為企業家,像企業家那樣去思考問題,并付諸行動。——連韋爾奇都感受到了中國的“雙創”熱潮。
缺乏國際知名品牌是中國在今后10年里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這里有必要提一句韋爾奇十年前的預言,在《贏》中,他說中國市場會成為決定未來商業世界的重要力量,建議美國的企業高管要努力學習關于中國的一切知識。
曾幾何時,做一位企業家并不是人人所愿。本書的一些讀者可能記不得那個時代了,但那個時代的確存在過。那時,一群群西裝革履的人爭先恐后地涌向摩天大樓或者其他類似的建筑,希望找到一份工作,而不是創業。——韋爾奇提起20世紀的舊時光,并沒有留戀的語氣。
事實上,自2001年以來,有數百上千人,尤其是學生,興奮地告訴我們他們渴望成為企業家,當我們接著問:“那么你獨一無二的產品或服務是什么,”他們就陷入了猶豫之中。——不要等投資人問這個令人尷尬的問題,所有激情澎湃的創業者先自問一下吧。
如果你希望成為企業家,卻沒有好創意,那么你不妨先加入一個創業團隊。在過去30年里,有無數企業家在其職業生涯剛剛開始之際,都是供職于這種充滿企業家精神的科技公司。——相比中國政府的“雙創”號召,這才是良心建議。
信息技術迅速滲透的商業世界,眼下無非三個主題:1.傳統企業如何適應變化,獲得重生;2.互聯網創業企業如何長大、成功,成就輝煌;3.個人如何在這新舊切換與角力中獲得發展;——韋爾奇對這些主題都有他的見解和建議。
但是,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和唯一的驚喜,在我看來是韋爾奇新提出的一個無比簡潔而強大的領導力模型:truth and trust——我把它簡稱為t2。它的完整版本是,
1.真相與信任。
2.不斷地探求真相,不懈地建立信任。
早在ge擔任ceo時期,韋爾奇曾被回到,“作為一名ceo你最大的恐懼是什么?”——“我最害怕自己是全公司最后一個知道真相的人。”韋爾奇答。
這個經典的回答可以讓我們一窺韋爾奇t2模型的久遠根源。從上世紀身為一家巨無霸跨國公司的ceo,到新世紀初退休后自己創辦在線商學院,再到十多年來環球旅行,見識傳統企業轉型的艱難與互聯網創業公司的崛起,韋爾奇最終提煉出了這個切中要害、大道至簡,又知易行難的t2模型:真相與信任。說這是韋爾奇終生經驗與思考的智慧結晶大概并不為過。
所以韋爾奇在書中用了整整一章去闡述t2的意義與做法,這里不做劇透。如果對于“t2:真相與信任”一頭霧水或者不以為然,不妨在閱讀之前與閱讀之后,自問兩個問題:
我會對我的老板和下屬,說出我所知的全部信息和全部想法嗎?
我的老板和下屬,會對我說出他們所知的全部信息和全部想法嗎?
如果是的,恭喜你!你是商業世界的珍稀動物。如果不是,恭喜你!你是商業世界的大多數。
焦慮感的彌漫與揮之不去,大概是這個時代所有人共享的唯一的東西:大公司恐懼于被不知名的創業公司顛覆;小公司恐懼于活不過明天;個人恐懼于被別人或者機器人替代。
韋爾奇2015年接受linkedin主編專訪時,將t2作為送給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同一條錦囊妙計:如果從最高老板到一線員工都進入t2的循環模式,一家公司就可以同時擁有大公司的肌肉與小公司的靈魂,變得既強壯又靈敏,足以抵御各種巨變與威脅。
講真,韋爾奇的t2模型在中國能有多少知己我深表懷疑。很難想象中國惡劣甚至惡毒的商業環境會開出t2之花。t2之花要盛開,需要所有人的正直與勇氣。
2015年8月,我在北京見到韋爾奇親密的好友與導師,管理大師拉姆·查蘭先生。當時我問他:“韋爾奇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ceo,你覺得他在21世紀還能成功嗎?”查蘭先生認真地回答:“如果現在韋爾奇25歲,剛開始他的職業生涯,我認為他還是會成為一名偉大的ceo。”直到半年后讀完《商業的本質》,我才信了:查蘭先生是對的。
來源:騰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