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關于新冠肺炎逐步得到控制的好消息越來越多,我們的心情也隨之轉晴。但疫情還在持續,各門類工業部門的復產復工阻力仍然不小。湖北,作為我國的工業重鎮,至今仍然無法加入生產環節。其他省市的情況也各有揪心之處。疫情+春節,讓我們的工業蒙上了從未有過的陰影,這次疫情,讓自主工業受到了什么樣的影響呢?
比起第三產業,汽車工業的停擺是致命的
有人說,這次疫情,讓全國的旅游、餐飲、文娛產業吃了大虧,不錯,大片退檔、飯館閉門謝客、旅游景點人跡罕至。但,這些產業在疫情過后可以快速恢復活力,雖有個別企業也許會熬不過去而倒閉,但整個大產業上損失的僅僅是這一兩個月的凈利潤罷了??晒I卻不同,停擺久了,工業受到的打擊將會是致命的。
眾所周知,行業有一個封閉且繁復冗長的產業鏈。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緊鑼密鼓又十分默契的配合才能流暢運轉。但,由于疫情影響,供應商們的停工會讓那些還在生產的主機廠們不得不選擇替代供應商。等疫情結束后,若非有特殊情況,這些供應商會被永遠剔出產業鏈,再無翻身之日。
這些國內的供應商們若活不下去,受打擊最大的將會是自主品牌們。畢竟國產供應商們產品的性價比非常高,如果它們消失了,自主品牌們的產品力將會被迫下降。除供應商外,停工太久的自主主機廠也會因為生產人員流失(復工無望,一線工人選擇就近就業,不再返回主機廠工作)、資金告罄、“掉線”等等問題,而不能很快投入生產,因而給自己釀成無法承受的后果。龐大的工業如果麻煩纏身,那勢必將會影響到全國經濟的平穩運行。
面對疫情,自主汽車受到的打擊不僅是銷量受挫
疫情肆虐,自主受到的沖擊在銷量上體現得最直接。但這也只是冰山一角。除了銷量外,自主受到的其它打擊更值得我們關注。以全部生產線都在湖北的為例,它雖不是自主品牌,但我們可以從東本的遭遇上看到疫情所帶來的損失有多大。由于復工難,東本的產品始終無法生產出來。面對市場需求,東本只有忍痛將到嘴的肉讓給別人。
此外,東本每天的固定支出也很驚人,廠房、水電、人員工資、生產線維護、公關廣告渠道持續的支出等等項目,都張開大嘴吞噬著廠家的現金流。企業一天不復工,各種各樣巨額的支出都一天不消停地折磨著主機廠的小心臟。體積龐大的尚無法承受,更何況是我們規模有限的自主品牌呢?不復工,真的要命!
有利有弊,疫情激發出的購車需求或是因禍得福
雖然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很大。但疫情同樣也刺激了市場,讓不少人們有了買車的打算。今年的疫情,官方非常鼓勵人們通過私家車方式出行,私家車,也確實因為更干凈、更安全而讓那些無車人士在不得不使用公共交通出行時深深感到了不便。因此,在疫情結束后,價格親民的入門級家用車市場,會掀起一陣購車小高潮。
而由于疫情壓制下的原本在1、2月份就要買車的購買力,在疫情結束后也會瞬間釋放。兩者相加,會讓市場需求比去年同期增大不少。在家用車領域,自主品牌們非常有話語權。因此,本次疫情如果換一個角度看,也可以說是車企們因禍得福,得到了更多訂單。但主機廠們能抓住這一切的基礎,只有兩個字——復工。
結語:嚴防疫情擴散,也要抓緊恢復生產
來源:易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