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盛證券--電氣設備行業:2020n型元年 新一輪光伏技術革命在這里開啟 來源:金融界
核心觀點:光伏平價在即,基于p型硅片的電池片技術效率提升空間有限,電池技術有望在n型硅片的載體上開啟新一輪產業鏈技術周期,其中topcon和異質結兩個技術路線值得重點關注。n型硅片滲透率提升帶來至少2000億市場空間。在設備端。技術路線升級給設備廠商帶來存量市場改造+新增擴產需求的雙重空間;在制造端,技術路線革命給技術領先者和先布局者帶來集中度提升和前期技術優勢的超額收益。
光伏平價在即,硅片從p型向n型,電池技術將在n型硅片的載體上開啟新一輪產業鏈技術周期。隨著光伏行業技術革新帶來的降本增效,光伏度電成本在全球部分地區已經具備平價條件,全球光伏裝機逐步走進平價市場。目前主流的p型電池片的轉換效率提升空間有限,技術進步速度放緩。n型電池片更高的轉換效率和類半導體的加工工藝是光伏繼續降本增效的下一個核心驅動力。光伏技術路線從p型向n型跨越迎來新一輪技術周期。目前n型電池片技術主要包括n-pert、topcon、異質結和ibc四大技術方向,其中topcon和異質結兩個技術路線值得關注。topcon:技術較為成熟,對存量產線有更強兼容性,投資成本加速下降,利于存量產線改造。topcon電池基于n型硅襯底,前表面采用疊層膜鈍化工藝,背表面采用基于超薄氧化硅和摻雜多晶硅的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結構,可雙面發電。目前topcon電池片量產轉換效率在23%左右,中來、天合、晶科、lg、rec等均有布局。部分生產設備和現有perc+se產線兼容,現有perc產線可升級改造至topcon產能。目前龍頭廠商perc產線均留有一定設備空間,以便于后期產線改造升級。隨著近年來topcon設備國產化的加速,topcon產能1gw投資成本已降至目前2~2.5億元/gw左右。同時topcon電池技術和目前主流的組件技術更為兼容。topcon技術有望成為存量產線升級改造的主要技術路線之一。
異質結:具備高轉換效率和高提升空間。設備國產化穩步推進,完成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第一步,龍頭積極布局,有望完成從設備量產到制造量產,實現大規模應用。異質結通常以n型晶體硅作襯底,寬帶隙的非晶硅做發射極,具備雙面對稱結構。目前異質結電池量產轉換效率在24%左右,通威、鈞石、rec等均有布局。異質結和perc相比,生產工藝流程簡單,整個生產工藝只有制絨、非晶硅薄膜沉積、絲網印刷四個步驟。同時轉換效率后續提升空間大。目前異質結電池已實現小規模量產。隨著國產廠商的介入和大通量設備的成功研發,設備成本有望大幅下降,降低異質結投資初期門檻。(438)、(546)、(300118)等龍頭廠商積極布局新產能,有望完成從設備量產到制造量產,實現異質結技術大規模應用。
n型滲透率提升給新技術帶來至少2000億市場空間。在設備端。技術路線升級給設備廠商帶來存量市場改造+新增產能需求的雙重空間;在制造端,技術路線革命帶來技術領先者集中度提升和前期技術優勢的超額收益。隨著n型電池片技術逐步成熟,預計到2025年,行業有望完成從p型向n型的跨越。從歷史來看,光伏是一個降本驅動需求的行業,光伏制造業市場空間在300億美元(2100億人民幣)左右,隨著平價市場的到來,終端對光伏降本的需求將大幅降低,而需求還將持續穩步上升。目前n型技術路線滲透率不到10%,隨著后續完成從p型向n型的跨越,n型技術路線市場空間預計至少在2000億以上。技術路線革命為設備廠商同時帶來存量產能改造和新增產能建設的雙重空間,有望充分受益;對于制造業而言,技術領先者有望完成滲透率的提升并享受高效產品的超額收益。
推薦方面:n型硅片有望取代p型硅片成為下一代單晶光伏電池技術路線,建議關注電池片設備生產商(300724)和(300751);電池片生產商通威股份、山煤國際、東方日升、(300393);n型硅片龍頭(002129)和(601012)。
風險提示:新技術推進速度不達預期;光伏需求不及預期;其他新技術興起。
上線「疫情地圖」
來源:新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