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武漢新冠病毒爆發以來,全國口罩告急,目前仍是“一罩難求”的形勢。不過,口罩機械化生產源源不斷了起來,相關的合作需求可以說是非常火爆。
■據央視財經報道,醫用機器人成為疫情防控的緊俏物資。據悉,目前生產的智能機器人可以做到360度無死角消毒,它的頭部會噴灑過氧化氫消毒液,肚里裝有紫外線燈,具有很好的消殺作用。
■微鏈機器人視覺公司,迅速發揮智能自動化設備研發優勢,利用其優秀的上下游資源,召集國際研發團隊研制“全自動醫用口罩智能生產線”,將原有機器改造為柔性ai視覺全自動口罩機,并從10日起開始接受口罩企業和政府訂單。該機器人生產線將大大提高口罩的生產效率,日產口罩超10萬片。
■富士康旗下的上市公司工業富聯近日發表公告,稱公司主營業務沒發生變化,生產口罩是落實當地政府要求,預計2月底產能可達200萬只/日。目前首條10萬只口罩產線處于試產階段,產品資質尚在申請中。
■近日,云知聲產品技術團隊經過緊張的研發調試,緊急推出“疫情防控機器人”,火線馳援包括政府組織、醫療單位、基層社區、疾控中心等在內的疫情防控組織機構。
那么,以秒計的全自動機械化生產的口罩,究竟是如何生產的呢?小編此前也發過一篇口罩簡單的制作過程(口罩生產流程大揭秘!),今天的這篇介紹更為詳細,我們一起來看看。
如果你把口罩裁剪開來,能看到起碼有 3 層無紡布,這個層數要求是有生產規定的,至少三層。
我們看市面上被曝光的那種一戳就破的劣質口罩,只用 1 層無紡布,就是無良廠家嚴重的偷工減料...
現在的自動生產線用成卷的無紡布,自動切割成口罩的外形,自動疊壓后自動焊接耳帶,經過消毒等程序包裝成品,全過程都是全自動化,每秒鐘能生產一到兩個,多條生產線可以用子彈出膛的速度生產。
▲ 成卷的材料
▲ 耳帶
▲ 焊接耳帶
▲ 切割成型
▲ 成品出爐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具體工序:
合并三層
這樣的三層無紡布原料,就是經過下圖這樣的生產機疊合在一起。
有沒有注意到這臺機器的左上角這個小喇叭?有條串線穿過喇叭口不停地往里送。
縫進鼻夾
這就要看口罩的第二個結構:口罩上部那根可彎折的金屬絲。佩戴的時候要捏合鼻夾固定到鼻梁上,這樣戴口罩才會嚴實。
來看一個特寫,就是沿著無紡布的一側匹配輸送金屬絲,然后下圖結構一卷邊,后面再一縫合,就搞定了。
層疊部分
口罩主體部分就是下圖這個層疊結構,拉開來完全罩住口鼻,臉大也不怕。
這個層疊結構截面長這樣,這就需要有一個機器折疊的環節。
就是下圖這樣的機械設計,有這么三片可調節的斜面,設定好小斜角,讓大片無紡布沿著這幾個斜面,由左到右逐漸變窄的歸攏出“折疊結構”來。
接著還有一個壓片的環節,把口罩表面壓平整。
裁斷環節
口罩的單個裁斷和縫邊,大多是全自動無人工的處理。而不同的口罩是有細微的制造差異的,有的是縫邊,有的直接是熱壓膠合,小細節了。
補邊壓合
注意看口罩的邊沿,各有一條無紡布去增強和壓合掛耳繩的,以免一拉就扯斷。
左右兩大卷無紡布,等著要補強口罩邊沿了。
一側被包裹之后,立刻壓平粘合。
這時候出來的原先已經裁斷好的口罩們,再次被連到了一起。
所以還需要一個裁斷補強邊的環節,一刀兩斷。
熱壓固定掛耳繩
在口罩邊沿還需要用上粘著劑,就下圖這樣這邊機械爪送掛耳繩,那邊底下就把熱壓粘著劑的掛耳繩固定在口罩上了,如此一來一個平整型的口罩就算制作完成了。最后是消毒滅菌和包裝。
來源:鳳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