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還未明朗,"醫院"作為抗疫一線戰場,仍持續承受著嚴酷的考驗,醫護工作人員們更是時刻頂著高壓力、高消耗、高風險在進行工作。不過,與疫情爆發之初相比,現在有一批科技公司支援的ai機器人在醫院等場所被運用起來,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醫務人員的困境,例如獵戶星空的醫療機器人"豹小秘"和"豹大屏"。
近日,各地媒體和大眾一直密切關注著醫院的抗疫工作進展。2月10日,在北京衛視btv的視頻新聞節目中,獵戶星空特別為抗擊此次疫情而定制的醫療機器人"豹小秘"也嶄露頭角,出現在北京市海淀醫院的一線抗疫現場。
據海淀醫院院長張福春介紹,現在投入使用的醫療機器人版"豹小秘"在抗疫醫療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助力作用。同時,豹小秘的應用,也幫助醫護人員大大降低了與新冠肺炎患者交叉感染的風險。
"豹小秘"幫助醫護人員降低感染風險的關鍵,在于它能夠代替醫護人員,進行一些簡單的、需要與患者近距離接觸的操作。除了可以在公共區域連續播放衛生宣教之外,醫療版的豹小秘機器人還可協助醫生進行非接觸式的"遠程問診"。據悉,豹小秘可以根據具體的需求指令,到達指定位置,為入院患者測體溫、查看舌苔,通過豹小秘自帶的攝像頭,醫生和患者還可以進行遠程雙向的視頻問診。
值得注意的是,獵戶星空在春節期間還緊急協調了幾十人的產品和技術團隊,加班加點地開發出了醫療機器人的升級版——"紅外測溫版"的豹小秘和豹大屏,與目前的醫療機器人相比,功能更強大,可應用的場景也更加廣泛。
紅外測溫版的醫療機器人,可以代替人工手持體溫槍的操作,實現"非接觸式"的體溫測量操作,并且相較人工而言,效率更高。據了解,目前搭載了紅外測溫模塊的醫療機器人,測溫精度已經達到±0.3℃以內。
在醫院這一場景中,通過在醫院門口、排號處、待診區等人流量較大的醫院出入口部署紅外測溫版醫療機器人,就可以持續對進出的患者和醫生進行體溫測量,一旦出現體溫異常的情況,機器人將上報系統,醫護人員可迅速協助進行隔離處理。
據了解,獵戶星空已將醫療機器人火速發往多家醫院進行馳援,包括武漢火神山醫院,海淀醫院,以及鄭州版"小湯山醫院"、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等等,正在為一線抗疫的醫護人員分擔一部分工作壓力。
此外,紅外測溫版的醫療機器人在當前抗疫工作中的應用場景并非只有醫院,也適用于所有封閉和半封閉場景的出入口、休息區、辦公區等流動人員密集地帶。在目前的返工潮高峰時期,人流量密集的機場、火車站、地鐵站、碼頭等公共交通場所尤其需要科技手段協助,以分散工作人員面對高人流量和疫情的雙重壓力。
據悉,目前獵戶星空支援的一部分"豹小秘"、"豹大屏"機器人已經在廣州白云機場、北京南站等大站已經投入使用。而紅外測溫版的醫療機器人在這類交通樞紐投入使用后,有望發揮更大作用。一方面,紅外測溫版醫療機器人可以針對大流量的出入口,"定點"地對于進出旅客進行體溫測量;另一方面,還可以針對大范圍的區域進行"主動巡邏",鎖定密集人群處啟動紅外體溫測量模式,對體溫異常的人,會實時聚焦抓拍,在后臺報警反饋給工作人員,以便及時實施人工隔離,而工作人員只需遠程監控、遙控機器人即可。對于大型交通樞紐場所而言,這無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工作人員執勤過程中被感染的風險。
除了公共交通場所之外,節后"復工"的企業園區、辦公大樓,也是防疫工作中不容忽視的一環。在這些場所,紅外測溫功能同樣可以發揮作用,出現體溫異常的情況是,醫療機器人可發出語音警示,工作人員協助進行隔離處理即可。同時,"豹小秘"和"豹大屏"還可協助員工進行上下班打卡,避免了傳統指紋打卡的"接觸式"操作。
同樣的原理,在小區人流量較大的出入口,醫療機器人也可發揮體溫檢測、異常預警等作用。
在當前這場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防疫阻擊戰中,如何與時間賽跑、保障更多生命的安全,如何對病毒"圍追堵截"、避免進一步傳染擴散,都是擺在社會面前最嚴峻的考題。在目前的戰局中,ai科技的應用也正在迅速發揮作用,獵戶星空研發的紅外測溫版醫療機器人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隨著更多此類科技成果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近期疫情防控的成效也終將顯現。
來源:鳳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