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英國申請加入歐盟被拒。等了十三年,1973年英國再度申請加入,終成為成員國。
2013年1月,英國舉行脫歐公投。整整折騰了七年,2020年1月31日,歐盟正式批準了英國脫歐。
當初加入有多困難,如今脫離就有多麻煩。多方面跡象已經顯示,英國汽車工業或是脫歐最大的“犧牲品”。
1月31日,英國民眾在倫敦議會廣場慶祝脫歐
去年3月,英國民眾聚集在倫敦議會大廈前示威抗議關閉工廠
數據顯示,英國2019年產量是130萬,為十年來最低。目前脫歐已成功,業界判斷英國汽車工業在2020年產量將不足100萬。汽車產量的大幅下降,源于脫歐影響下車企們紛紛關閉位于英國的生產工廠。而過渡期后,如果英國選擇無協議脫歐,當下的情況會更加嚴重。
在英車企為何擔憂英國脫歐?
主要問題,是關稅。
歐盟雖然由28個獨立成員國組成,卻是一個統一的市場,歐盟成員國生產的汽車在歐盟內部流通是不征收關稅的。英國脫離歐盟后,不再享有這項優惠條件。英國脫歐后,對于歐盟而言來自英國產地的汽車就是“進口車”,進口車有多貴,相信大家都明白,價格因關稅拉高勢必導致產品競爭力下降,車企將承擔不可估量的損失。這還不算英國的汽車工廠生產汽車需從歐盟各國供應商采購零部件的流通成本。
顯然,車企們為了不承擔這一系列,只能無奈減產、停產、甚至關閉工廠。眾所周知,英國本土的汽車品牌早就被收購一空,因此英國本國的汽車工業基本由外資在撐著。這個比例是,三大日系車企占據英國生產份額的49%,印度(主要是旗下)占據32%,德系車企占據12%,法系psa占據7%。值得一提的是,英國本土汽車市場的消化能力很弱,因此英國生產的汽車有64.8%要出口歐盟,換句話說,在英國的車企主要以向歐洲出口汽車商品為生。目前看英國和歐盟大概率是關稅起來了,車企們能不著急嗎?汽車漲價,投資下滑,工人失業有外媒測算,如果英國選擇無協議脫歐,歐盟消費者購買英國產地的汽車售價將上漲3000歐元。反之,英國消費者購買歐盟汽車,價格也將上漲1700歐元。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沒人愿意看到這樣的局面的。更為重要的是,因車企工廠撤離英國,將導致英國汽車工業每年損失25億英鎊,幾萬人面臨失業。涌動總在暗流,我們來看看車企們的動作。本田
本田是最先應對英國脫歐影響的車企,大概是認準了英國將無協議脫歐。早在去年2月,本田就宣布將在2021年關閉其位于英國西南部的斯溫頓工廠,該廠每年生產汽車約15萬輛,員工約3人。外資撤走,員工失業,經濟受損。英國人當然不高興,去年3月6日,民眾聚集在英國倫敦議會大廈前示威,抗議本田的這一行為。
豐田和本田的態度無二,但對英國和歐盟的貿易協定還抱有期待。豐田表示如無協議脫歐導致關稅過高,最快在2023年前后結束在英國生產汽車。
日產在英國工廠生產的汽車有70%都將出口歐盟市場,為了減少損失,日產先計劃將qashqai()的生產線從英國桑德蘭工廠遷出,畢竟逍客在歐洲是銷量第一的城市suv。
目前寶馬已經明確推遲了新一代的研發計劃,mini車型有英國牛津和荷蘭伯恩兩大生產工廠。如不推遲,寶馬將投資工廠改造全新的產品生產線。顯然,現在這個局勢寶馬不會給英國工廠砸錢的。另外,寶馬負責人也聲稱,如英國無協議脫歐,寶馬將把mini的生產任務全部轉移到荷蘭。捷豹路虎
早在去年,捷豹路虎就聲稱無協議脫歐會造成每年12億英鎊的關稅負擔,留在英國是無利可圖。為了應對脫歐影響,捷豹路虎裁員4人,也曾中斷工廠生產。本來捷豹路虎因為被印度塔塔集團收購,就時常被戲稱豪華血統不正,要是連產地都從英國遷出,丟失了made in uk的標簽,那真是連“最后的倔強”都失去了呢。
福特在整個歐洲市場都采用了收縮戰略。據官方消息,福特整個歐洲范圍內將裁員12000人以及關閉6座工廠,其中就包括位于威爾士布里真德的工廠。也就是說,不管英國是否無協議脫歐,福特出走已是既定事實。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