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不會消失,但是可以變得更加負責任
數據是激發循環經濟潛能的關鍵
本文作者:馮軼,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集團消費品事業部總裁
“大數據”、“人工智能”、“供應鏈”。
這些商業領域的術語和熱詞正在逐漸進入我們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雖然這些詞在商業領域已經被反復提及,但是今天我們依然有必要進一步審視這些概念,探討這些新概念、新技術如何更好地塑造當今世界和人類社會的未來。
首先,我要簡單闡釋這些新技術與“有責任的消費”之間的關系,一方面因為這是今年達沃斯論壇的主題,另一方面,它也與我們的商業緊密相關。
我們認為,消費主義的浪潮并沒有退去,事實上也不必退去。但不可否認的是,人們當下的消費方式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我們倡導一種更加富有智慧的消費方式。基于此,我們和所有利益相關方都需要一種全新的思路去定義消費、重塑消費。
盡管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發展中經濟體不斷刺激國內消費需求,但這會帶來更大的資源壓力,并可能導致更大的浪費。是否存在一種方式,能夠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的平衡。
作為中國最大的零售商,京東每天都在思考這個問題。京東的業務依托于在為每天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商品;而我所負責的消費品事業部幾乎覆蓋了人們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消費需求。
消費背后的供應鏈體系尤為重要。我們意識到,品牌有責任通過實際行動促成積極的改變,同時,我們也在不斷探索可持續、負責任的運營模式。比如在龐大的物流運輸車隊中采用新能源汽車;在物流中心建立光伏發電系統;使用可回收利用的快遞包裝箱,并在消費者中間積極推廣。這些項目已初見成效,但還遠遠不夠。
我們認為,現在正是倡導“有責任的消費”的時候了。如果供應鏈上下游的公司能夠通力合作,共享數據,并共同承諾做出改變,“有責任的消費”就能從理念變成現實。
所以接下來,我想談一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作為一家零售商,京東平臺上每天不僅有數以億萬計的實物商品流向中國乃至世界各地消費者和企業,同時還流通著海量的數據。這些數據經由智能分析能夠形成強大的消費洞察,從而為企業提供“人們想要什么、買什么、何時買以及為何買”等信息。而挖掘這些信息往往能夠激發出令人驚嘆、影響深遠的創新。
如今很多人在討論循環經濟的設計,討論如何將可持續的理念融入到產品設計的邏輯中。
我與許多全球知名的消費品零售商有過接觸,它們都希望能夠觸達中國的消費市場。在接觸中我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意識到并且承擔起他們對于可持續發展的責任。這些企業從源頭開始將可持續的理念融入到其產品研發和供應鏈管理的全過程,并且不斷推陳出新,尋求更多的解決方案。這或許意味著輕量包裝和減少垃圾排放,或許意味著更高效、更可持續的產品生產方式。
不論如何,實現這些目標不能僅僅靠意愿,更要有途徑和手段。而“數據”就是其中的關鍵。
在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幫助下,企業可以在可持續發展目標12:采用可持續的消費和生產模式方面取得進展。圖片來源:un
比如,通過與寶潔旗下的海飛絲洗發水品牌共享數據和消費洞察,我們發現中國消費者比較擔心洗發液的化學原料,他們不希望在洗發產品中加入過多不必要的化學制劑。正是看到純天然頭部護理產品日趨流行的趨勢,京東幫助該品牌獨家推出了無硅油的天然洗發水系列產品。這不僅在生產環節減少了化學原料的使用,同時也惠及了廣大消費者。
又如,好奇紙尿褲(huggies)基于我們的大數據洞察,開始采用全新的原料以取代原來的木漿。這種新原料制成的紙尿褲不僅使用起來更加舒適,同時也更加綠色環保。此外,數據分析還揭示了消費者希望有更大包裝的產品,以減少下訂單或者到店購買紙尿褲的次數。?;诖?,好奇紙尿褲設計了新的更大容量的紙尿褲包裝來滿足消費者的這一需求。這一產品同樣廣受消費者歡迎。
以上兩個簡單但具有說服力的案例展現了我們如何通力合作,形成既受消費者歡迎、又能惠及環境的實踐方案。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希望通過召集社會各界富有遠見卓識的精英領袖,以一種更負責任的態度和方式,共同重塑消費社會的未來。
來源:騰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