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9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機器人本體國產替代未來可期
1、2018年全球工業出貨量創下新紀錄
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是衡量一個國家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已經成為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重要切入點。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最新發布的《全球機器人2019——工業機器人》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出貨量42.2萬臺,比上年增長6%;年銷售額達到165億美元,創下新紀錄。ifr預測,2019年的工業機器人出貨量將從2018年的創紀錄水平回落,但預計隨著持續的自動化和技術改進,未來將繼續增長。
580 >
2、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根據ifr統計,2018年中國、日本、韓國、美國和德國五大工業機器人市場占到全球安裝量的74%。其中,2018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累計銷售工業機器人15.6萬臺,同比下降1.73%,占全球的比重達到36%,但年銷量連續第六年位居世界首位。
543 >
3、下游需求下降影響銷量
從具體銷量來看,2015-201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不斷增長,2017年增長至15.9萬臺,漲幅達到76.4%。2018年,由于工業機器人最大需求行業——迎來28年首次銷量下滑,3c行業增長也大幅度回落,這兩大行業的投資情況更是斷崖式下跌,所以工業機器人需求量有所下降,2018年同比下降1.7%;2019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0%,銷量約為7.85萬臺。
580 >
4、市場規模仍然增長增長幅度有所下滑
從市場規模來看,近年來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仍在不斷擴大,但從增速來看,有所減緩。根據ifr和中國電子學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售額為54.2億美元,同比增長5.9%,增幅比上年下降24.4個百分點。
580 >
(備注:2016年銷售額增速為31%)
5、多關節機器人需求最大
從機械結構看,2018年多關節機器人在中國市場中的銷量位居各類型機械人雄踞首位,全年銷售9.72萬臺,同比增長6.53%,占比為62%。應用于裝配作業的機器人手臂scara機器人實現了52%的較高增速,實現銷售3.3萬臺,占比為21%。坐標機器人銷售總量不足2萬臺,同比下降17%,占比約為13%。
580 >
6、自主品牌率不斷提升
據cria與ifr統計,2018年中國自主品牌機器人銷售4.36萬臺,同比增長16.2%;外資機器人銷售11.3萬臺,同比下降7.2%,兩者占比分別為27.88%和72.12%。與上年相比,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銷售增速雖有放緩,但依然保持了較為穩定的增長水平;外資品牌銷售大幅下滑,增速驟然放緩,銷量由2017年超70%的增速,回落至2018年的同比下降。自主品牌機器人在市場總銷量中的比重為27.88%,比上年提高4.3個百分點。中國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的研發投入力度不斷加強。
580 >
從具體本土品牌來看,國產機器人企業中,、埃夫特、機器人、廣州數控、等都已經在產業鏈中游和上游進行拓展,通過自主研發或外延等方式掌握零部件和本體的研發技術,已經具備一定的競爭力。根據工信部公布的符合《工業機器人行業規范條件》第一批、第二批企業名單,國內工業機器人廠商多以本體+系統集成為主,還有部分廠商進行全產業鏈布局。隨著核心技術的突破,機器人本體國產替代未來可期。
515 >
以上數據及分析請參考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來源:東方財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