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16條道路1200盞路燈改造升級,夜間更明亮
布線要喊得響 安裝要扶得穩
800 1067 >
工人借助吊車安裝組合好的新路燈。記者許如君 攝
-南國今報記者廖艷明
1月18日上午,寒風夾著小雨,冷得外出的人直打哆嗦。然而,在柳州市八一路上,柳州市城市照明管理處的工人們,卻冒著寒風冷雨在街道上布線、安裝路燈。據悉,過年前,該處將16條道路的路燈進行更換升級。柳州的街道夜間將更明亮。
新路燈立起來
“我這邊可以了,你那邊可以了嗎?”“好的,這邊也可以了!”在八一路柳州市住建局路段,給路燈放線的工人分成兩組,分別位于相隔30米的兩盞路燈安裝處。因為相隔距離比較遠,工人們只能用“喊”來相互溝通。
兩組人必須要相互密切配合,才能將線路布好。有時候,某一端的線無法完全布到規定的位置,通過多次來回“喊”,也不能完全溝通好,一名工人就跑到另一端去現場查看。分析原因后,再進行調整。有時候要來回多次,一邊拉電線處理,一邊調整,才能將線布好。
隨后,運輸路燈設備的車輛前來,逐一將路燈卸在安裝處。燈桿、燈具等設備還要組裝成一個整體才能安裝。
一套路燈300公斤,單單靠人力安裝是不行的,必須請吊車來幫忙。
吊車將路燈吊起來,移動到相應的位置之后,其他工人在下面輔助掌控方向,慢慢進行調整,將路燈桿放好,并固定。
立好路燈,記者看了看一名工人的手,粗糙寬大,就連手背都被磨出了老繭。
老路燈退休了
現場負責人彭先生介紹,八一路上的路燈已經使用20多年,燈和線路都已經老化。道路兩旁大榕樹長勢旺盛,遮擋路燈燈光,市民多次投訴路燈不亮,影響行車安全。
綜合多方面考慮,該處打算對八一路的路燈和線路進行整體更換。此處路燈改造從去年12月19日開始進場,工程量并不算太大,卻前后用了一個月才全部更換完成,困難不小。
彭先生介紹,八一路來往的車輛非常多,施工場地狹窄。綠化帶下原來線路老化無法使用,就連布線的很多地方都被榕樹根占據。遇到盤根錯節的榕樹根,他們必須從非機動車道上重新開挖繞道。路窄人多,大型機械無法施工,只有用小型挖掘機慢慢作業,地下線路布置就用了20多天。
改造之后,原來12米高的雙挑路燈變成了6米的大彎梁雙臂燈。路燈變矮,全部立于大樹下面,以后大樹生長就無法影響道路照明。
改造之后的路燈由原來的鈉燈變成了新的led燈。與原來的老路燈相比,新路燈節能一半,亮度也大大增加。
1200盞燈換新
記者從柳州市城市照明管理處了解到,春節前更換燈具和燈架的有躍進路、五一路、龍城路、柳江大橋、白露大橋、清和路東、雅儒路、壺西大橋等15條路;更換線路和燈桿的有八一路。所有道路,預計更換路燈共計1200多盞。
更換路燈的原因,除了燈被大樹遮擋,還有的長期使用路燈老化或者是路燈光已經慢慢變弱不足以照亮路面等。隨著燈具的更換,越來越多的路燈變成了節能燈。
而路燈的種類和形式,也會根據道路以及周邊環境的特點,有所不同。例如,龍城路、五一路使用的是中華燈。與普通白色燈具不同,中華燈增加了金黃色。該種類型的燈一般有多個光源,多見為6~12個,照明度高,景觀效果好。整體上看起來雍容華貴,又古樸大方,折射了中國的古典傳統文化,這種燈也是傳統燈式的代表之一。
來源:廣西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