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 智能電控設備現身我省高校——節能新技術顯身手
廈門網1月14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記者張穎)近日,福州大學旗山校區的教學樓里,一組新增智能電控設備亮相。借助圖像識別技術,這些設備可識別教室實際人數,并根據人員密度,對照明、空調等設施進行智能控制,調節照明回路開關狀態、空調啟停狀態以及設置空調溫度。
福州大學旗山校區教學樓采用圖像識別技術,根據人員密度對照明、空調等設施進行智能控制。記者張穎攝
據了解,這是教室節能改造中的新技術,福州大學是我省率先提出并唯一使用圖像識別技術的高校。“我們的系統目前覆蓋了東一至西三教學樓的所有教室,我們希望通過技術改造來降低教學樓的能耗。”福州大學后勤管理處水電管理科陳良彪老師介紹。
校園主干道的路燈也進行了更新升級。借助智能照明設備,控制系統可根據季節晝長規律設置不同的照明時間。在節能的同時,照明服務更靈活優質。陳良彪介紹,新投入使用的智能路燈信息管理系統可以實時采集各路燈回路的使用電量以及實時運行狀況,若發現電流異常時,系統會及時報警,以實現路燈的智能控制并及時檢修,為校園的夜間照明提供更好的服務。
據悉,近兩年,福州大學對旗山校區圖書館、行政樓、公共教學樓陸續進行節能改造,包括改造中央空調系統、分體空調及照明設備,達到降低能耗目的。在學校開發的節約型校園節能監管平臺上,全校主要建筑的水電能耗數據上傳,工作人員可實時監測各樓的用水用電情況,發現異常及時關注,對校園形成由點到面的監測。
據統計,改造后的綜合節能率達20%,年節約電費近70萬元。在節水方面,成效則更為明顯。數據顯示,福州大學旗山校區教學區的用水量從2011年的171萬噸降至2019年前11個月的73萬噸,年用水量節約近一半,相當于一個中等高校一年的用水量。
記者了解到,在學校發展規劃、校園建設規劃、校安工程、基本建設和維修改造等方面,全省教育系統正大量推廣采用節能節材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體現了良好的節能意識。近年來,省教育廳機關和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等10所高校陸續被列入我省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示范項目,預計累計改造面積達218.83萬平方米。
福建農林大學、集美大學等高校也因地制宜,開發建設校園智能節能監管平臺,實現校園用能情況的實時監控和管理。我省校園老舊供水管道進行改造、更新過程中,ppr供水管、氣控式子智能控制設備、節水型自動沖水設備等新產品、新技術也“大顯身手”,有的高校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將學生宿舍熱水供應改造為空氣源熱泵熱水系統,提高節能節水的智能化水平和效率。
展開閱讀全文
來源:廈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